2008年12月31日 星期三

台灣意識與台獨意識


當馬英九說出「我有很強的台灣意識,但我沒有台獨意識」的時候,台灣人面對的是什麼樣的領導人,就很清楚了。


 

要在有「有很強的台灣意識」,緊接著主動補上「但沒有台獨意識」,顯然是「很強的台灣意識」會讓人有「台獨意識」的聯想,必須予以撇清切割。

 


以保障台海和平、營造和諧氣氛為職志的馬先生,「沒有台獨意識」是不是講給中國聽的,大家儘可以去合理聯想。這裡要討論的,是 馬 先生做為台灣領導人的認知與格局。

 


合理推測是,馬先生若不是認為,自己給人有「台獨意識」的聯想是不正確的,就是認為,做為總統給人有「台獨意識」的聯想是不妥的。

 


馬英九自己沒有台獨意識,卻被誤會有,馬先生覺得冤枉,當然可以辯解說明,並不牽涉台獨意識好不好或對不對的問題,這問題的產生,在於馬先生以總統身份公開聲明「沒有台獨意識」,並把「台獨意識」和「台灣意識」切割開來。

 


從政治正確的「台灣意識」到旗幟鮮明「台獨意識」,本是從含糊籠統往明確定位移動的過程,馬先生說他的台灣意識「很強」,就是在這個移動方向上。如果擁有「台灣意識」是「廣義台獨」,擁有「很強的台灣意識」就是「準台獨」了。擁有「很強的台灣意識」的人愈多,台獨理想是愈容易實現的,從台灣社會語意情境和台灣主體形塑脈絡來看都是如此。

 


然而,馬先生卻自有一套定義系統,以總統身份阻斷了「台灣意識」與「台獨意識」在語意情境和主體觀念上的自然聯繫,他告訴台灣人民,「台灣意識」可以很強,但無關「台獨意識」,「台灣意識」是可以和「台獨意識」撇清、切割的,也是值得他用總統身份去撇清、去切割的。

 


這其實是對「台灣意識」豐富廣延意涵的緊縮與傷害,也是以總統格局沒必要去採取的對「台獨意識」的不友善姿態,這是馬政府上台後政治對立與社會分歧擴大深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最新公布的《天下》雜誌二OO九年國情調查中,民進黨支持者對馬英九不滿意者達八成五七,滿意者僅僅百分之二點四而已,扣除拒答和不知道或無所謂的一成一受訪者,幾乎可說是全台綠民皆反馬的空前盛況了。

 


台灣能有一個清楚明確的國家身份與國際定位,是「台獨意識」的殷實期盼與可親願景,「台獨意識」在思索國家前途與土地認同情感上,協力建構起「台灣意識」的理性與感性基礎。姑不論「台獨意識」是「台灣意識」多大的組成部分,馬先生如此自絕於「台獨意識」,自絕於上述調查中期待台獨比率創下新高的兩成三五台灣人民,自絕於主張維持現狀的近五成八台灣人民或多或少的「台獨意識」,不論是出於主觀強勢認同的傲慢,還是因為對客觀社會情境的冷漠,對一位台灣領袖都是不適格的,是基本領導道德的失落。

 


馬英九表示不要叫他「台灣國總統」,先不管有沒有人想如此稱呼他,只是馬先生,請問你夠格擔此頭銜嗎?


 

2008年12月30日 星期二

蔡守訓無權審理扁案 兩位法官如是說(轉載自由廣場)

蔡守訓是否有權審理「扁案」?

陳憲裕(高等法院法官)2008/12/29


 法院對數人共同犯罪的案件,若檢察官先後起訴各該被告,分由同一法院不同法官審理時,後案原則上可併由前案一併審理(即後案併前案);但後案被告人數若多於前案或後案屬於專庭案件,則後案不得併由前案審理(即大案不併入小案、專庭案件不併入普通庭),此時,前案反而可併由後案一併審理或前後案各辦各的,這是實務上行之有年的分案慣例。


台北地院刑事庭共分十八庭,其中第一、二、三庭係承辦重大金融犯罪專庭,周占春審判長配置在第三庭,自屬承辦重大金融犯罪專庭法官;蔡守訓審判長配置在第十六庭,並非承辦重大金融犯罪案件專庭法官。特偵組日前起訴陳前總統等十四人涉及貪污洗錢案,同日台北地院核定此案屬重大金融犯罪案件,應由專庭審理,該院隨即公開進行分案抽籤,抽定周占春該庭審理。


嗣後台北地院五位庭長決議,以周占春該庭承辦的扁案與蔡守訓該庭承辦的國務機要費案,具有相牽連關係;以訴訟經濟及避免判決歧異為由,並認為扁案起訴在後,因而議決將扁案併由蔡守訓該庭一併審理。台北地院庭長的決議,似違反大案不併入小案(扁案被告有十四人,國務機要費案被告有四人)及專庭案件不併入普通庭的原則。


台北地院刑事庭十八庭中,有五位庭長、十三位審判長。依「台北地院刑事庭分案要點」第十條、第四十三條規定,關於併案,應由五位庭長及十三位代行庭長職務的審判長共同組成的「審核小組」開會決定。媒體報導此次併案,係由五位庭長開會決定,若報導屬實,其出席開會人數,顯有違分案要點規定。再者,依分案要點,若後案要併給前案,須由後案承辦法官主動簽請併案,審核小組才得開會討論。但依報導,似由五位庭長先要求周占春應將扁案交出併給蔡守訓,並要求周占春須將已發出的開庭傳票追回。若報導屬實,台北地院五位庭長似有以司法行政權介入審判,干涉審判之疑!


司法院院解字第三六七○號解釋,刑事案件已繫屬於有管轄權之法院時,不得由法院逕依據任何行政公文移送其他有管轄權之法院審判,此乃「法官法定原則」。同理,同一法院分別由不同法官審理的案件,也不得任由司法行政權介入而逕將後案併由前案審理。基此,台北地院五位庭長的併案決定,似亦牴觸法官法定原則


扁案併案過程,不論會議程序或併案原則,似有重大缺失。因而,蔡守訓該庭是否有權受理扁案,尚有爭議;蔡守訓若欲進行扁案之審理,恐有法院組織不合法之虞。司法院院長、高等法院院長應立即本於法院組織法第一百一十條司法行政監督權,調查台北地院扁案併案過程,並將調查結果公布,以釋眾疑。






蔡守訓審理扁案違法違憲

洪英花(士林地方法院法官)2008/12/30


一、法定法官之權利不可被剝奪:德國基本法第一一○條明定「法定法官之權利不可被剝奪…」,又稱為「法定法官原則」。依我國刑事訴訟法第六條:「數同級法院管轄之案件相牽連者,得合併由其中一法院管轄。前項情形,如各案件已繫屬於數法院者,經各該法院之同意,得以裁定將其案件移送一法院合併審判之。有不同意者,由共同之直接上級法院裁定之。不同級法院管轄之案件相牽連者,得合併由其上級法院管轄。已繫屬於下級法院者,其上級法院得以裁定命其移送上級法院合併審判…。」之精神,相牽連案件固得合併由一法官合併審判之,惟其合併程序均須以裁定移併或由直接上級法院裁定由何人承辦,簡言之,「法定法官」之變更,依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之規定,合併審判之程序,須依法律規定,仍須以司法裁定程序作移併,而非法官間之簽呈或行政會議之決定得予擅自變更。「法定法官原則」,乃落實審判獨立,並維繫憲法第十六條所保障人民之訴訟權,非依正當法律程序,不得剝奪,台北地院依其院內自訂刑事分案要點之規定,由庭長會議將案子移由蔡守訓合議庭審理,自屬違法。


二、審判獨立不容侵越:「法定法官原則」為「審判獨立」之衍生。我國憲法第八十條明定:「法官依據法律獨立審判,不受任何干涉。」憲法保障「審判獨立」,也是主權在民暨權力分立原則的實現。司法獨立不只是維護個案的「審判獨立」,更衍生出整體訴訟過程須免於被外力干預,即從案件受理、分案至案件辯論終結、判決宣示,皆須遵照法定程序,不得有外力因素介入,包括「法定法官之權利」皆不容被剝奪。所謂「法定法官原則」,即法官之受理案件(分案)須依抽象事務分配原則定之,法院行政系統對法官具體受理案件不得有案件分配的操縱。而「隨機抽案」則是司法實務上(依法決定)分配案件由何人承辦的鐵律,不許任何因素變更。


我國司法院釋字第五三○號解釋:「憲法第八十條規定法官須超出黨派以外,依據法律獨立審判,不受任何干涉,明文揭示法官從事審判僅受法律上拘束,不受其他任何形式之干涉;法官之身分或職位不因審判之結果而受影響;法官唯本良知,依據法律獨立行使審判職權。審判獨立乃自由民主憲政秩序權力分立與制衡之重要原則…。」扁案因法律外之因素併由蔡守訓審理,嚴重侵越審判獨立精神,即屬違憲。


三、維護正當法律程序—司法行政應予糾正:扁案合併由蔡守訓審理,違背正當法律程序。德國法官法第二十六條、我國法院組織法第一一二條及司法院版法官法草案均規定司法院院長及各級法院院長對於被監督法官,關於違法職務行為得糾正警告,以維護人民訴訟權。法官應受職務監督,以避免發生不當行使職務;蔡守訓合議庭審理合併扁案,違法違憲,籲請司法院賴院長本於司法行政監督立場,速予糾正,以昭司法公信,並弭各界爭議。



再看: 萬勿葬送了司法  蘇貞昌

          人民也在審判司法  台大法律系教授王兆鵬

          《星期專訪》黃瑞華︰司法若毀 台灣將有危險



2008年12月26日 星期五

台灣海角的第三空間




《海角七號》發威,政治角頭發言都不能免俗,馬先生的「國慶」祝詞說「導演魏德聖敢於實踐電影夢想的勇氣」代表「台灣(地區)精神」,民進黨蔡英文主席黨慶祝詞說要「努力把台灣每個縣市、鄉鎮、每個角落都變成培育『海角七號』的沃土」,在在突顯「海角七號」已成為一種勵志、一個符號、一套修辭。




然而,《海角七號》本身的作品內涵與風格定位及其未來指向,才是最關鍵的海角現象。




《海角七號》可貼切比擬為美麗再現的傳統「台灣花布」。一九六O、七O年代,遠東紡織公司出品的以華麗牡丹為典型主題的印染花布風行全台,至今仍留在不少人家裡的枕頭套或被套上,有「阿媽的花仔布」、「遠東花仔布」、「客家花布」等各種暱稱,富含台灣社會共同記憶,近年逐漸復出走紅,成為常見的應用設計元素,統稱為「台灣花布」。




象徵大富大貴的牡丹花,在中國、日本、台灣等東亞各地都受到喜愛,然而相對於較為沉穩優雅的牡丹樣式,台灣版比較紅豔、開放、明朗,花俏明亮的風格和《海角七號》一樣,看起來俗俗土土的模樣,都蘊涵充沛的生命活力和另類美感。




這種源於在地文化創意的另類美感,也是身份的認同空間,代表超脫一般二元認知架構的第三力量。目前任職於美國舊金山藝術學院(San Francisco Art Institute)的著名策展人與藝評家侯瀚如,評論台灣設計藝術家林明弘Michael Lin)應用「台灣花布」圖案的傢俱裝置作品,表示其蔓延增生的紡織主題超脫了這些裝飾圖式一向給人的廉價流俗形象(kitsch),在藝術意念語彙和日常生活感知之間創造了一個新的「第三空間」(third space)。



        這是一種對美學價值霸權的抵抗姿態,內涵是林明弘來自台灣的國族「認同焦慮」(
identity anxiety),這姿態不是某個清楚立場的直接宣示,而是訴諸日常生活的點滴長流:或坐或臥在「台灣製造」充滿花布圖樣的一張床上,在這親密恍惚的時刻裡,體驗於某個時間與空間自行開展的身份認同過程。




以上對林明弘設計作品的評論,完完全全可以套用在《海角七號》上,同樣超脫了廉價流俗形象,同樣對美學價值霸權的抵抗姿態,同樣來自台灣的國族認同焦慮,同樣訴諸日常生活點滴長流。



        台灣人或坐或臥在「台灣製造」的海角花布床上,在親密恍惚的時刻裡,進入「第三空間」,體驗超脫二元對立結構的身份認同過程。




這真正的「第三空間」,是台灣人身份認同的真實情境,台灣人未來將持續在抵抗、焦慮、恍惚中,進行有關台灣身份的親密體驗。

惡馬惡人騎

美國國務院回函顯示,立委李慶安因擁有美國護照而為美國公民,且無喪失美國籍的記錄。李慶安舉出回函中對自己有利的部分,即美國公民接受外國政府公職並宣誓效忠且有意圖放棄美國籍者,則「可能」已做出放棄美國籍之行為,可據以決定是否喪失美國籍。




這應該就是先前外交部稱美國回函「語焉不詳」的部分,李慶安也說這不是最終結果,她是否仍具美國籍還在審查中,雖聲明暫停行使立委職權,仍期盼各界靜待美國國務院「最終審查結果」。然而,美國國務院官員表示,在提供「更新並正確」的第二封信函說明後,本案基本上已經結束。




本案真的可能已經結束了,結束於追溯李慶安放棄美國籍的「可能」意圖與行為的荒煙蔓草間。美方回函保留了想像空間,包括國務院和美國國土安全部的國籍歸化紀錄落差等,同為中國國民黨籍立委的吳志揚就說,美國國務院能回答的就是那麼多,李慶安的國籍應該已經喪失,只是沒有在國務院留下紀錄云云。




對於一些關鍵資訊,台灣人民能得到的,或許真像吳志揚所說,「就是那麼多」而已。今年總統大選爆發馬英九「綠卡」疑雲後,中選會向外國查詢參選人國籍問題,台灣人民得到的也就是不痛不癢的參選人皆無外國籍訊息而已,美國綠卡永久居留權失效與否的關鍵問題非但語焉不詳,更完全不語焉。




今年初李慶安國籍問題揭露以來,上演的其實就是另一個版本的「馬英九綠卡自動失效記」。李慶安和馬英九亦步亦趨,都出示護照上的美簽自清,都說這表示美國護照或綠卡已經「自動失效」,然而如今李也不得不承認美國籍存廢「還在審查中」,所謂「自動生效」說已經自動生鏽了。




本案最受爭議的部分,是李慶安當年於台北市議員任內質疑已宣誓就職的台北市副市長陳師孟和交通局長濮大威仍具美國籍,自己卻辯稱美國籍在宣誓就職公職後即自動喪失,這是不折不扣的醜聞,依照許多國家一般的道德標準,早就鄭重道歉並引咎辭職了,不過李慶安等中國國民黨政治人物,顯然都非一般人種。




美國國務院回覆的曖昧玄機,台灣民間的合理推測是,美方欲以可發可不發的台灣政要個人關鍵資料,牽制台灣政壇,進行政治操作。以這次美方回覆立委國籍問題點出的「記錄」情況,其實形同反駁馬英九的綠卡「自動」失效說,一切盡在不言中,以馬先生這天縱英才的非一般人種,這自然也不成什麼道德問題。




藍營經常批評綠營愛抱美國大腿,並付諸力抗美國軍購等實際做為。美國的這副「惡人」模樣,如今以其「語焉不詳」的政治操作術直指藍營馬隊罩門,套句台灣諺語,就是「惡馬惡人騎」了。

2008年12月24日 星期三

命中注定我愛你,海角七號

台灣二OO八年度兩大影劇代表作《海角七號》和《命中注定我愛你》,同樣優越的品質和口碑,同樣的明快靈動劇情,同樣的活潑生猛在地語言,同樣的男女主角愛情主線搭載喜感搞笑副線,同樣表現突出的配角群,同樣捧紅了劇中演員。



        台灣電影史上傳奇鉅片,和目前當紅的台灣電視劇種「偶像劇」,有相當的共振與呼應。




一些看不慣海角熱的評論者,不少是從偶像劇的角度來批評的,例如一位中時寫手認為《海角七號》這部「充滿缺點的電影」,缺點之一就是「部分橋段彷彿搬上銀幕的歡樂偶像劇」,至於歡樂偶像劇有什麼不好,大概就類似這寫手批評《海角七號》的「節奏時而跳躍、敘事時而突兀、主角演技刻板生硬、愛情戲尷尬牽強」了。




長久以來掌握相當資源的台灣「高級文化圈」,看不起新世紀台灣新興偶像劇以及同樣走肥皂劇路線的(Holo)台語劇,其來有自。《海角七號》在香港上映的粵語字幕譯者鄭文華,先前編劇的《霹靂火》在台灣席捲大街小巷,就常常被一些「高級文化人」引為笑談,那「一枝番仔火」活脫是低俗台客文化集大成者。



有人說,看到女主角在喜宴上一臉怨恨看著隔桌男主角的場景,就很想笑,其實這種較為誇張的、「擺明了就是在表演」的霹靂火路線,本是一種主流表演娛樂模式,在台灣卻長期受到認同八O年代「新電影」文人傳統的「高級文化人」的壓制與嘲弄。相較於《海角七號》,這些人喜歡的是同時期上映走新電影風格的《囧男孩》,他們大嘆《海角七號》搶走了《囧男孩》的觀眾,而真相其實是海角熱一體墊高了台片票房,如果沒有海角吹起的台片風,以《囧男孩》清新可愛的小品電影格局,能不能締造近年罕見的全台三千萬票房,是很可以懷疑的





《霹靂火》和由雷洪拿下今年金鐘獎最佳男主角的《娘家》等(Holo)台語劇,上接一九六O和七O年代極盛一時的(Holo)台語電影傳統,許多歐巴歐吉桑愛看,喜歡那些家庭倫理煽情悲喜劇,被毫不含糊的在地語言風華所吸引,擁抱常民娛樂的魅力,就像全台百萬觀眾愛看《海角七號》裡樂團雜牌軍打打鬧鬧插科打諢,也為兩段時空戀情欷歔不已或陶醉沉迷一樣,卻老是被一些「高級文化人」識為廉價流俗看衰小。




偶像劇從一九九O年代自日本引進以來,是台灣少數仿傚日本而能青出於藍的開創領域,自二OO一年本土自製的《流星花園》紅極一時並捧紅了F4樂團,逐漸成為台灣主流電視劇種,觀眾群遍及各年齡層,也是深具外銷實力的台灣強勢文化創意產品,是熱門的海外版權交易標的。



        帶著某種台灣味的青春時尚都會氣息的偶像劇,在金鐘獎卻長期遭到邊緣化,到今年才終於由《命中注定我愛你》拿下年度最佳電視劇,另一部偶像劇《惡作劇
2吻》則由林依晨拿下最佳女主角獎。




金鐘獎不像金馬獎年年有統稱「華語片」的香港片和中國片來湊熱鬧,對肯認偶像劇這台灣在地主流創意成果尚且如此推遲,高級文化電影品味的金馬獎會如何看待「歡樂偶像劇」電影版的《海角七號》就可想而知了。




看不慣海角熱的評論者,有其自成一派的「海角七號不代表國片復甦」的看法,這看法翻譯一下其實是「要復甦也不是靠這種片來復甦」,這種心態是不會去探討什麼元素造就了海角狂潮的。



        我認為金馬獎最佳男配角得主馬如龍所代表的台語劇傳統,以及被許多批評者認為膚淺薄弱的男女主角青春愛情偶像劇路線,是擄獲眾多台灣觀眾的一大要素,這廣大民心的聚焦點有其強大厚度,絕非淺薄,希望想拍更多受歡迎的台灣電影的有志之士,能看懂這一點。

2008年12月23日 星期二

OO九 反阿九--2009台北縣長選舉

台灣第一大縣台北縣首長選舉一向是縣市長選舉指標,最近三任總統當選人都和當時的台北縣長同一黨籍,即可知其在政治版圖變遷上的樞紐地位。




如今政績不佳的馬劉政府民意低迷不振,自然不能再讓北縣失守來落井下石,而中央政府全面棄守的民進黨,更得靠打響第一大縣這一砲來重振聲威、一新氣象,民望和馬劉同樣低落的同黨籍現任縣長,為民進黨提供了一個不錯的機會。




面對行政區域重劃的台北縣市合併議題,使得這次台北縣長選舉,不再只是台北縣長選舉而已。台灣所謂的南北差距,其實就在台北市和環繞其四周的台北縣之間真情演出。



        不少台北市民踏入一河之隔的台北縣境,眼看建築景觀與都會氣氛的落差所顯露出有意無意的不屑與優越感,是難以抹滅的台北斑駁刻痕和國民心理印記。在許多層面強勢宰制台灣的「台北主流價值」,台北縣民常常未能共襄盛舉,儘管這並不是真正值得遺憾的事。




        台北縣圍台北城年復一年,所望何事?唯豈可限一衣帶水不圖共榮發展乎!未來台北縣市合併的版圖,台北都會區的大幅外擴,轄區包含全台四分之一強人口,使得這次台北縣長選舉的政策藍圖與願景宣示,勢必擺脫舊日格局,不再只是地方政要權勢影響力較勁,不再只是縣市資源大餅小餅爭奪戰,而是全國觀點的整體操演、區域均衡的具體觀照、在地山河的另一種展現。




台北縣市綠營必須體認的是,過去由於種種不同原因而打輸的選戰,已經產出了全國民意吊車尾的縣長涉入貪污罪的縣長辦公室主任、號稱唯一政績已被掏空的貓纜市長,以及自扮法官判定貓纜責任不上貓纜市長的好好市長,這種種給台北縣市民眾留用觀賞的五花八門光怪陸離官場現狀,除了追究執政者的行政責任之外,綠營必須視為當初敗選的道德責任而一體承擔、「概括承受」。




強調要對民進黨執政八年的正負成果「概括承受」的蔡英文主席,或許可以從這裡著手了。蔡主席在今年建黨二十二週年致詞勉勵民進黨人「用實際的作為把台灣每一個角落都變成堅強、美麗、有創意的小堡壘」,報導指出基層民意呈現的「非蘇即蔡」意向來看,老縣長回鍋固然很好,也可以很堅強、很美麗,但蔡主席出征更多了一點創意,更具有未來領袖首次接受選票淬煉的積極意涵,也可以主席身份發揮所謂夢幻人選投入縣市長選舉的帶頭示範作用。

2008年12月18日 星期四

建中校方失敗的論述展演

有關建國高中學生嗆馬事件,校長已投書媒體說明,校方也回函台北市簡余晏議員,回函上載有周麗麗導師本人的「報告內容」,在此檢驗這些公共論述的展演邏輯。




蔡校長表示,「某生對總統喊出『不要作秀、不要出賣台灣』的聲音,對此,校內師生的確有不同看法」,而其導師周麗麗的看法是,學生「不宜有此不禮貌的行為」,「不要把心思只專注在政治上」,「應該在內在修為上多用心」,這些看法 周 老師自承和學生面談時與課堂上「在用辭上未有任何修飾,而直接說出,以致造成軒然大波」。




蔡校長強調維護
自由開放學風、尊重各種意見表達、保障言論自由,準此原則,自不宜對言論內容進行評判,然而 周 老師卻明確表達「不禮貌」、「只專注政治」、「內在修為應多用心」等道德和價值判斷並進行訓誡(白話就是「用辭未有修飾,直接說出」),這是 周 老師對校方言論自由原則的違失。




再者,蔡校長表示,請導師「關心」的原始考量是,「因導師與學生最為親近,由其出面應可達到關心又避免爭議才是」,卻造成偌大風波,會有「始料未及」的結果,在於校方原本寄望的師生「親近」關係,其實是導師對學生「孩子般」的上對下權威姿態,造成反效果,形同反輔導,這是 周 老師輔導能力不足的誤失。




老師不論在校方宣示的捍衛言論自由的大原則上,還是在學生輔導的專業技能上,都出現明顯的失誤,蔡校長卻顧左右而言他,從表示 周 老師是「教學認真的資深老師」,到強調「學校絕無打壓學生言論的情事」,使得蔡校長致上的成為浮泛空洞無所依附的歉意。



        這也讓蔡校長為 周 老師辯護的意圖愈顯鮮明:「當教養化育的作為不再被信任,當寒蟬效應普遍存在於為人師者心中,這絕非我們所樂見」,刻意將其回應對象之一的自由時報報導 周 老師班上學生的「寒蟬效應」,轉移至老師身上,形塑 周 老師「人與人之間缺乏信賴感,彼此之間互不信任,再加上意識形態高漲」的受害者形象,這就是蔡校長本人的論述與認知誤失了。




蔡校長既然知道「社會多元」,並再三提醒老師在課堂上避免論及政治議題,「難就難在分寸的拿捏」, 周 老師卻連拿捏也省了,直接用辭不加修飾,造成反感後又辯稱「本意絕無任何政治因素」,請問輔導工作重點是在輔導者的「本意」嗎?至於有沒有政治因素,請 周 老師去探索自己的「內在修為」吧!

 


2008年12月16日 星期二

「攻擊司法」史上最高受益人


陳前總統被起訴後無保獲釋,特偵組決定提出抗告,先前特偵組聲請續押陳前總統時,所持理由之一是陳水扁在偵查過程中不斷攻擊司法,預期獲釋後仍會對特偵組進行各式抵抗,增加後續案情偵辦的難度。



特偵組對卸任總統的指控,同時也提供對現任總統的檢驗標準。



先生在去年初被依貪污罪起訴時,隨即發表競選總統聲明,表示「台灣已進入民主的寒夜」,「邪痞者梟叫狼嗥」,「正義已遭政治綁架」,「民主受此重創,社會正義難伸」,「執政者無所不用其極的打擊」,將自己遭起訴的司法作為做以上種種形容與類比,針對性十足,明明白白攻擊司法。



如果特偵組扁案起訴書是「討扁檄文」的話,馬先生競選總統宣言就是「討司法檄文」了。



特偵組認為陳水扁獲釋將改變社會氛圍,會產生寒蟬效應,會有人害怕陳水扁反撲云云,種種諸般疑慮,充其量不過就是阻斷卸任總統的殘餘風華而已。



然而,馬先生的大肆反撲,總統可能當選人攻擊司法的寒蟬效應,被起訴者塑造
向司法「大聲說不」的正義超越形象,所改變的社會氛圍,卻成功指向一個可能的新興政權,成功指向一整個迅速凝聚的統治基礎。  



在台灣的選舉政治生態下,民間社會早就流傳「當選過關、落選被關」的說法,其實就是對司法的嘲弄,對司法具體而微的攻擊。如今馬先生當選國家最高職位的「過關」身段,也就成為「攻擊司法」的最大規模操弄者,以及最高程度受益人。




先生以攻擊司法鼓動社會風潮後,繼之落實攻擊司法行動,控告起訴他的侯寬仁檢察官,並且和陳長文聯合告發候寬仁等三位檢察官偵辦謝長廷秘書陳雨鑫濫行不起訴,而被侯寬仁指為「玩小孩子的把戲」,實則小孩子玩起遊戲是最認真的,馬先生攻擊司法,是大小通吃、面面俱到的。



攻擊司法的遊戲,馬政府集團上行下效玩上了癮,據報導日前中國國民黨
呂學樟指侯寬仁辦馬特別費案時,將證人套上頭套帶到拘留室,並恐嚇威脅證人照其要求回答,侯寬仁對此刑求逼供的指控只能一笑置之。中國國民黨立委邱毅被扯下假髮的事件,也是到監院告發釋放陳水扁的法官所引起的。



邱毅被扯掉假髮後哽咽自訴,只因很難丟掉對於青春的眷戀。馬先生不斷攻擊司法看來很孩子氣的行為,就像王作榮說他「長得很可愛,實際上他自己作主,他怎麼決定就怎麼決定」的「小霸王心態」,只因很難丟掉對史上最大顆攻擊司法所得糖果的不捨眷戀吧!



**刊於自由廣場攻擊司法 馬英九是最大受益者



 

2008年12月13日 星期六

台灣人評審團2008年度最佳影片:海角七號

今天,《海角七號》在台北下片了。




看看熱鬧已久的官網,有人要在凌晨趕去「 參加這場台北市歷史性的最後一場海角盛會」,也有人組織了「 台北海角南台觀影團」準備前往演到十四日的台南, 舉行可愛熱血的海角儀式。




現在流行的為過去一年選代表字,如果選代表詞,「海角七號」 或簡稱的「海角」,應該是很多人的首選吧!




海角在今年金馬獎最佳影片評審過程中快速出局, 評審大人表示其中有太多細節經不起深究,然而感動觀眾、 挑起觀眾熱情的,卻就是充滿海角的大大小小的細節。



        金馬評審和海角影迷之間,相隔一整套台灣美學的差距, 和一整個台灣感覺的距離。



        金馬獎這座小廟,供不起海角大神。




        有評論者說,海角沒得到金馬大獎,其「神話化」應該到此為止。 老實說,如果區區金馬評審真有能力中止「神話」,那「神話」 也就不成其為「神話」了。



        在這方面,認為「 把年度最佳影片頒給海角七號,才有一種熱烈中的熱烈」 的才氣暢銷作家九把刀說得很中肯:「海角七號已經是一個『現象』, 但投名狀『只是一部好電影』」,「海角七號是台灣今年的『 時代集體記憶』,十年後回想二
OO八發生了什麼事, 海角七號一定是重要的註記。」




        海角現象,已經超越了單一電影的格局,那些自成一派的「 海角熱不代表國片復甦」的看法,實在沒什麼意義。海角出現, 是來統領台灣人心情的,是來鼓蕩台灣人熱情的。

     

        快速將海角熱和不知道在哪裡的國片復甦連結起來, 本身就是和這台灣人的心情與熱情失連的, 甚至準備萬一在國外票房失利和得獎落空時, 好好慶賀一下自己品味無誤和神話的破滅。




即使不喜歡海角,或者覺得沒有別人說的那麼好, 許許多多台灣人共同的感動和集體記憶,也不要裝作沒看到啊!




對許多台灣人而言,二OO八年最閃亮、可能也是唯一的光芒, 就是從海角發出來的啊!




由台灣人組成的評審團,已經選出他(她) 們心目中的年度最佳影片了。

2008年12月8日 星期一

金馬獎的歷史正義

台灣影壇蹦出《海角七號》這個活蹦亂跳的金光三太子,光芒蓋過了史上所有台片和華語片甚至一堆好萊塢巨片,自居全球華語片競賽的金馬獎評審,今年應該比較煩吧




全台五億票房的壓力,不知道多少年才碰得到一次呢。




不過,讓描寫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正義、台北票房區區十萬的《集結號》差點拿下最佳影片的胸懷,是落落大方的。




放眼華語片的恢宏格局,眼光是犀利精準的。




改寫台灣電影歷史的經典大片?那傍晚老友子看信時怎麼不開燈啊?




獨具台灣風格情調的史詩鉅作?那為什麼挑個破壞日本女性溫柔形象的女主角啊?




時光彷彿回到四十年前,Holo台語電影名導辛奇的代表作《後街人生》(一九六六),有一幕郵差塞在門縫中的信被風吹落水溝的關鍵場景,被新聞局電影檢查處指為有破壞郵差形象之虞,要求修剪,致使劇情無法聯貫,觀眾看得霧煞煞。




O年代初期由電檢處開始辦理、以「輔導國語片」為宗旨的金馬獎,在某個層面上,就是以壓抑當時在地創意主流類型的Holo台語片為基礎建立起來的。




再創當年Holo台語電影在地觀眾觀影盛況的《海角七號》,主角阿嘉吊兒郎當的郵差角色,不是也有人批評為破壞郵差形象?




去年,全台票房超過五千萬的《不能說的秘密》,同樣是近年罕見的人氣國片,金馬獎最佳影片、導演、劇本、男女主角等重點獎項連入圍都不可得,導演周杰倫當時聽到消息的反應是,像是考試考高分,回家卻被媽媽打!




《海角七號》和《不能說的秘密》一樣,獲得「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和「年度台灣傑出電影」,《海角七號》另外還得到「最佳原創電影音樂」和「觀眾票選最佳影片」。這兩部台灣大片,誠如sunny clock網友在《海角七號》官網上分析的,「金馬評審及官方早就定義好了」,「就是一部音樂不錯的票房賣座電影而已。




就是這樣嗎?




草地囡仔的優異表現,討不了金馬獎媽媽的歡心,會莫名其妙被媽媽打,大概只能怪自己把本土景致拍得太美、在地愛情拍得太浪漫、太有台灣味、太受台灣觀眾歡迎「皮在癢」吧!




那個老友子看信時忘了開燈害得老奶奶看不清楚信件內容導致劇情無法聯貫、觀眾看得揪心肝的燈光人員啊,你欠魏導一個金馬獎哦。 



**略節版刊於自由廣場: 解放軍集結金馬/海角七號不能說的秘密 



延伸讀物: 九把刀
海角七號沒得最佳影片,與反海角現象的反反思

                        藍祖蔚 海角七號: 暮色展情書

                         大支最新歌曲,「我X你媽的金馬! 我住海角七號」


2008年12月5日 星期五

扁案這一課(轉載)

台北律師公會:扁案突顯三大司法問題

2008/12/05 13:00:42



(中央社記者蘇龍麒台北5日電)台北律師公會理事長劉志鵬今天表示,前總統陳水扁所涉及的相關案件,突顯三個面向的問題,包括檢察權是否可完全不受制衡憲法對訴訟權的保障,以及看守所羈押被告人權問題



劉志鵬表示,台北律師公會看待鄭文龍案,是從國內法治建設的長期問題來看,扁案只是一個個案,很快就會過去。



他認為,扁案突顯出三個面向的問題,包括最高檢察署的檢察權是否可以完全不受制衡;委任律師鄭文龍案,突顯憲法所保障的訴訟權如何透過律師的辯護權來加以實踐;以及過去很少關心看守所受羈押被告的問題。劉志鵬認為,這些問題過去很少被注意到,也值得進一步探討。



台北律師公會常務理事尤伯祥則表示,律師會見被告只要沒有涉及勾串或是湮滅證據等問題,都應該受到保障,不能夠否認被告與律師在憲法上的權利,鄭文龍替陳水扁傳遞聲明,並沒有相關問題。



尤伯祥表示,如果說被告被羈押禁見就不能對外發表政治語言,這是極權主義者與獨裁者最喜歡的一種解釋,因為他們最喜歡把對手關到看守所,藉此讓對手的政治影響力從此消失。他說,如果否認陳水扁有透過鄭文龍傳遞政治性言論的權利,那台灣就與極權國家沒有什麼差別,這是非常危險的傾向。



此外,尤伯祥認為,律師與被告律見,看守所人員應該以眼睛看得到、耳朵聽不到為原則,如果律見時有其他人在場,那麼律師與檢察官法官角色混淆,等同於另一次對被告的訊問,會造成沒有被告願意相信律師的結果。



他說,目前德國、美國、日本、中國大陸都採行這樣的標準,但是現行羈押法第26、28條,規定監所管理人員可以在律見時錄音、檢察官可指派檢察事務官參與律見。尤伯祥說,他已經將釋憲案送到大法官會議提出解釋,希望大法官會議儘快做出解釋,對這樣的落後狀態提出修正。

2008年12月4日 星期四

台灣人民歡迎達賴

先生表示,歡迎世界宗教領袖來台,但現在的時機不適合達賴喇嘛訪台。對此,總統府解釋係基於整體國家利益考量,未來如有適當時機,會再做適當安排。立法院王金平院長說,應從宗教角度重新考量。達賴的姪子則希望馬英九聽聽人民的聲音。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擬提案決議歡迎達賴訪台。中國國民黨林益世表示,至少應先確認達賴是否想訪台,再討論是否提決議文,否則就是意識型態與政治考量。這回應剛好可以整個奉送給馬先生,至少應先確認達賴是否想訪台,再討論拒絕與否,否則就是意識型態與政治考量。




先生一廂情願,向達賴喇嘛發出「好人卡」,婉轉拒絕其來台意願。問題是,達賴訪台,並不就是要來見馬先生的,馬先生為何自作多情主動拒絕?如王院長所說,達賴喇嘛每次訪台,都對台灣宗教產生很大影響,再如達賴姪子所言,台灣人民對達賴訪台有自己的想法和期待,馬先生有什麼立場和權利代表台灣宗教界和廣大民眾拒絕達賴?




先生拒絕達賴,台灣人民則誠摯歡迎,再一次突顯馬先生認同的「中華價值」和在地社會的「台灣價值」,兩者之間的分野。




對於《海角七號》,馬先生對中國人民喊話,呼籲當成是瞭解台灣的起步,應帶著欣賞、尊重、包容的態度去了解,雖然有許多恩怨情仇,但人性終究無法被泯滅,很多場景、故事都可以獲得諒解。然而,對於達賴訪台的場景與故事,馬先生的「諒解」與「欣賞、尊重、包容」在哪裡呢?撇開恩怨情仇的無法泯滅的普遍「人性」在哪裡呢?馬先生「瞭解台灣」對達賴來台的想法嗎?




對達賴來台充滿疑慮與忌憚的馬先生,真的看懂了寬容開闊的《海角七號》嗎?




雖然「中華民國」馬先生拒絕了,但希望達賴喇嘛知道,台灣人民是誠摯歡迎您來的。




        在這裡,馬先生的意識型態與政治考量,是無法代表台灣人民的。




達賴喇嘛,台灣人民歡迎您!

紙上畫廊(二)



















瞎子摸巷
吳天章
240x478cm , 電腦雷射輸出/相紙 , 2008



台灣文化的隱喻

著名台派藝術家吳天章的最新作品

2008年12月2日 星期二

紙上畫廊(一)













 
梅丁衍〔太陽與星星的故事〕1992,拼圖、紙,70.5×93公分。



1992年的作品

奇異的貼切

如今看

倒轉過來更符合日落星起的現況 


2008年11月27日 星期四

台灣的「中國風」

馬政府施政全面向中國傾斜,對中國似乎比中國政府自己還要有信心這種唯中國是尚的「中國風」,是今日台灣最要警戒的。


 


馬政府對中國的那種很超過的信心從哪裡來的?有人說是拿來騙台灣人的(使壞),有人說是錯估形勢(無能),也有人說是活在大中國的迷夢裡(意識形態),從這些不同現實角度的觀察裡,可以發現一個共同的面向,那就是「中國風」的「唬人」性質,只是有心或無心唬人之別而已。


 


當今台灣娛樂產業和大眾文化最活躍部門的流行音樂界,這幾年也吹起一股很唬人的「中國風」,以方文山和周杰倫詞曲搭檔為發起與核心力量。橫掃今年金曲獎最佳年度歌曲和作詞作曲大獎的〈青花瓷〉,就是典型的「中國風」作品。


 


台灣流行歌曲裡類似的中國古典詩詞元素和中國文化情懷並不是新鮮事,一九七O年代「校園民歌」健將、最近去世的 黃大城 先生代表作〈今山古道〉、〈唐山子民〉等都有濃濃的中國情調。方周搭檔「中國風」的新鮮事,是刻意營造的華麗奇幻的中國想像,以前出於政治隔閡的緬懷故土,如今是自由流通華人市場的炒作材料。


 


對那些覺得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難以簡約的人來說,「中國風」歌曲是一種相對淺薄的賣弄與詞藻堆砌,可以拿來「唬」對中國文化一知半解的人;對那些不研究中國文化真正內涵的人而言,「中國風」歌曲是中國古典元素的組合拼貼,就是一種乘著台灣流行音樂創作能量的很「唬人」的台式風格了。


 


相較於經過台灣在地能量和信心中介、帶有特殊台灣性格的「中國風」歌曲,服貼順從的馬政府在台灣一廂情願吹起的,是等而下之的「中國風」。周杰倫在自己作詞作曲的〈紅模仿〉(二OO六)裡說,「獨愛中國風」是因為「堅持風格」,是「唱反調」,對於那些想模仿其風格的人,他說「走在我後面,別人會看不見你……做自己勝於跟太緊,最大的敵人就是那內心的自己。」


 


台灣的「中國風」,是為台式音樂風格服務的。馬政府的「中國風」,又是為了什麼樣的台灣內涵服務呢?馬政府「內心的自己」,會不會是台灣最大的敵人?

2008年11月19日 星期三

阿扁不死悲喜劇

阿扁未起訴即遭收押,連結到先前兩位民進黨籍縣長相同的遭遇和絕食抗議,使得下野的民進黨的落難形象愈為鮮明,「司法迫害」成為目前民進黨頭人跨派系的一致訴求。




任何鮮明的形象,在政治競技場上都是有利的、可思運用的,阿扁高舉手銬呼喊「政治迫害」的姿態,為民進黨劃下了統一戰線,也為綠營整體,開闢出一塊新的戰場。



        目前台派整體,除了同仇敵愾的抵抗司法路線,至少還有體制內的議會路線、欲走還休的街頭路線、公民社會運動路線、熱鬧繁華的大眾流行文化路線等,各路力量分別凝聚集結,分頭並進,合力護台。




一個巴掌拍不響,檢調司法系統太超過的做為,當然是所謂「司法迫害」訴求的源頭和著力點,然而阿扁自己的做為,才是目前民進黨統一戰線和綠營新戰場形成的主要力量。




        阿扁日前一連串到全台各地的拜訪行程,都得到不少在地鄉親力挺,這股許多台北主流觀點媒體實在看不懂只好冷嘲熱諷的挺扁風,已經成為未來民進黨地方選舉的一個要素,關係到一些綠營據點的保衛與建立。




目前許多台北主流觀點媒體一再呼天搶地的要求民進黨與阿扁「切割」說,換個角度看就是阿扁餘威造成的,否則阿扁如果已經不成氣候,就隨風消逝無蹤了,哪還需要「切割」?




這些媒體似乎很替民進黨緊張,好像民進黨是帶出去會丟人現眼的自家小孩,巴不得自己動手替民進黨好好洗個澡洗掉污垢一樣,每天在公共言論舞台上演出阿扁不死肥皂悲喜劇,也算是台灣多元複合娛樂文化的一線產品。




這類產品的佼佼者之一,就是十九日的《蘋果日報》社論,「無論蔡英文和民進黨多麼為難,我們還是要提醒,扁若被判有罪,要立即與扁切割;若因證據不足判無罪,也須與扁疏遠」,不是切割就是疏遠,不是洗澡就是噴除臭劑,因為蔡英文「很容易被貼上挺扁的標籤」。




媒體自己就是自動貼標籤機,卻很擔心誰被貼上標籤,這就是我一直很佩服的媒體身手。上述社論「明修批司法的棧道,暗渡挺阿扁的陳倉,這是道德上的墮落,作賤政治倫理,自欺欺人」等等大是大非正氣凜然的道德詞藻,出自一家道德形象極具爭議的媒體,怎不令人稱奇!




一位資深記者在傳出其所屬的《中國時報》系將被蘋果集團買下的消息時,在部落格上寫道,「更難想像的是,從壹週刊到蘋果日報,所有被黎智英挖角過去的中時人,全部適應良好,也都扮演重要角色。這些過去一路跟著余紀忠以『報人辦報』精神奮鬥的中時人,換過媒體戰場,不只把狗仔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煽色羶的手法更是青出於藍、領導群倫。」




一樣的自動貼標籤機,一樣的恨不得替民進黨洗澡的潔癖,一樣的切扁割扁呼天搶地,我實在看不出來,這有什麼「難想像」的?

2008年11月17日 星期一

教官的士氣

對於教育部發函各大學校院調查軍訓教官最大員額需求數,引發質疑教官員額擴編事件,教育部提出說明,卻似乎愈講愈糊塗。




教育部首先指出,未來仍將繼續推動自二OO六年十月起實施的「大學校院學生事務與輔導之盤整與創新工作」,軍訓教官遇缺將轉置學務專業人力。然而卻接著表示,此工作推動「已產生若干問題」,也就是限制了大學校院派補教官的「實際需求」。




這絕不只是所謂「若干問題」而已,而是教官人力精簡政策廢止與否的本質問題。




軍訓任務與輔導工作的「盤整」,本是把軍系人員納編學校常規體制的過渡措施,目的是讓軍訓遺風在校園自然消散,此應為穩定明確的政策方向,如今教育部意圖扭轉,理由是「軍訓教官在校推動全民國防教育、落實校園安全維護及協助學生生活輔導等工作,貢獻與辛勞獲得學校師生之肯定。」



        然而,教官在這些工作領域受不受肯定,是假議題,學校不會因為有那些關心學生慈愛親切的教官而更需要教官,也不會因為某些機車跋扈不知輕重的教官而更不需要教官,因為校園本非軍職人員應涉入之地,就是這基本道理。




這牽涉到教育理念的根本認知,教育部對此也有警覺,表示「所謂『黨政軍退出校園』為一未來之理想性遠景」。既然知道是「理想」願景,就應該一步一步加以實踐,而不是輕易屈服於目前「實務之困難」,揀現存制度的便宜,並刻意造成教官工作無可替代的印象,這又置專業輔導人員於何地?




教育部的另一個主張是,「大學校院軍訓教官因無法派補及遷調,已造成士氣之低落及全體軍訓教官升遷上之困難」,也是一昧掩護教官工作權的似是而非的說詞。對於公私事業類似的部門調整刪併,人員的進退移轉依照合理的安排與福利規則,協調處理完善即可,況且教官出路歸屬除了教育部還有軍方協同照顧,不用牽動教育體制大計來提高教官的「士氣」吧!



        如果軍訓教官升遷順暢且士氣高昂,會是個正常的校園嗎?




教育部讓各校自行決定所需教官員額,美其名為「尊重大學自主」,然而這只是事務層次的自主,在根本的學術自主上,是必須排除任何形式的軍方介入的,不只是「無從發生教官干預學校校務運作」,是連干預的機會也不能有的。




其實,「教官干預學校校務運作」也是個假議題,如今教官何德何能去「干預」校務?問題在於教官的軍人身份和思維習性,自成一套的權威意識形態與軍事管理風格,頗有「干擾」校務的本事,像日前教官動員高中生至國慶和聽奧典禮的排字事件,就是滿典型的「干擾」事件。教官在議場說學生排字排得很高興,台北市簡余晏議員收到的學生投訴可就不然,對學生真的是很困擾的。





**可參考  校園中的革命軍人

                  尾大不掉的教官

2008年11月14日 星期五

真正本島人民的《一八九五》

從《海角七號》到《一八九五》,一前一後接連上映,有奇異的呼應和巧合。




        日本的某種台灣情愫,都流動在兩片的聲線上。




台灣與日本以歷史上少見的平和姿態結束殖民時代,台灣人和日本人之間愛恨交織的複雜情緒,促使魏德聖導演「回到歷史的原點」,也就是在台日人終戰引揚的失落時刻,歸國卻不知是否歸鄉的日本教師唸著給女學生的七封遺憾情書貫串全片,一個舊時代的能量包裹牽引著組成地方樂團的在地力量。




一九四五年日本時代結束的歷史,在《一八九五》回到了更早的原點。日本接收台灣的過程,從中國清廷官員在台北成立的「台灣民主國」迅速崩墜的樂觀,到南進過程中遭到當地民眾的頑強抵抗,征台親王隨侍軍醫唸著記錄跌宕心情的隨軍日記貫串全片,一個新時代的來臨抒發牽引著敢人所不敢的在地力量。




舉起「敢」字旗抗日的姜紹祖,是《一八九五》裡角色刻劃較為生動的角色,相較於從頭到尾正氣凜然的吳湯興,和自始至終溫柔堅毅的妻子黃賢妹,這位一出場就錯認徐驤為統領吳湯興的十九歲少年,從一開始的調皮自信轉為害怕憤恨,不同的心情面向多了一分人性的幽微與掙扎。不過此片整體而言,角色刻劃頗為平板,戲劇張力未顯充沛,連男女主角和暗戀女主角的土匪老大之間甚有發揮空間的三角情愫,都只是浮光掠影而已。




        然而,就像有人批評《海角七號》的日文情書囉嗦突兀、也有人讚許為展現電影作品中少見的文字力量一樣,《一八九五》裡一幕幕定型定格的山崗、溪流、四合院、賊窟畫面,形塑的是一部十足意象化、風格化的情調電影,在片尾吳黃夫妻殉難後一身雪百,攜手重逢於以生命守護的戀戀山河時,達到風格情調的極致,這種清楚而勇敢的自我定位,可以消弭一些戲劇元素不足的遺憾。




《一八九五》偏強於歷史重現的形式,在票房表現上勢必和浪漫討喜的《海角七號》有一段距離,甚至要靠海角餘威來提高人氣。同樣的悠長與深情,《海角七號》很熱鬧、很搞笑,《一八九五》很沉靜、很正經,我不知道這是不是閩客之間族群情調的差異,只看到對同一塊土地的眷戀與思憶。




從台片脈絡來看,《一八九五》或可視為對《海角七號》的有力延伸與反饋,例如海角客家角色馬拉桑沒講半句客家話,不無遺憾,來到《一八九五》則一口氣讓客語從頭到尾講到爽,其中一幕閩南賊窟成員潛入客家莊偷東西吃被發現後,以客語自稱是「兔肥」(土匪),讓客家人大感驚奇(小賊以為他們聽不懂他講的客家話),點出閩客文化性格差異,是片中少數的詼諧場景之一。




吳湯興忘不了父親丟下家庭回返唐山頭也不回的絕情身影,經此意識啟蒙,他成為日本親王相對於倉皇離台的中國清廷官兵所指稱的「真正的本島人民」,其堅定的在地意識和保鄉衛土決心,應該是本片對當下政局最大的啟示了。日前也算是倉皇離台的中國官員,在台期間面臨的連綿抗議與街頭示威,就是來自「真正的本島人民」。這些「中華民國台灣地區」政府眼中的「暴民」,就像征台日軍口中的台民「賊兵」一樣,也在展現以生命守護戀戀山河的清楚與勇敢自我定位的風格情調啊!



**節略版刊於自由廣場  那倉皇離台的背影

2008年11月11日 星期二

中華民國國旗事件

陳雲林來台期間,警察沒收甚至扯下國旗的畫面, 真是沒收了許多年輕人的愛國心,扯到年輕人心裡去了。




野草莓學運行動聲明,舉出警方不當行為,包括「 禁止民眾在公共場合舉國旗,」有靜坐學生說:「 警察在自己的國家沒收自己國家的國旗, 這不是對岸一直在做的事嗎? 何時輪到中華民國政府沒收自己國家的國旗?」




中華民國警察取締中華民國國旗, 是不是輕易崩解了年輕人心中年輕的正義?




警方說,問題不在國旗,而在拿國旗的人的立場或心態!原來, 過去政府宣導的「愛到最高點,心中有國旗」,這愛的最高點, 不是一種來不及分辨國民之間可能差別的滿滿的、浩蕩的愛, 而是有立場與心態差序的,這是不是瞬間傷害了年輕人的熱血胸懷?




靜坐學生說,「政府藉人民保母之手, 限縮公眾的言論機會和思想內容, 迫使無辜的警察和激憤的民眾對立」,點出了問題核心。 就國旗事件而言,就是無辜的中華民國國旗和激憤的中華民國國旗, 都受到了中華民國政府的侮辱。




有人說,綠營人士拿中華民國國旗是精神錯亂,心懷不軌, 然而也有許多人是真心誠意舉起這面旗子的。在滿城飄揚的國旗中, 在愛到最高點的青春愛國激情裡, 連打心底反對中華民國的人都盡棄前嫌舉起了中華民國國旗了, 自稱主權獨立了九十七年的堂堂正正的中華民國政府啊, 為什麼要害怕愛國圖騰的國旗飄揚在不同立場的國民手裡呢? 愛國的熱血,不就是消除國民心裡的芥蒂嗎?




年輕人的熱血質問,政府還是聽不懂嗎?

學運傳統,全新感受

 



主要訴求「集會遊行法」修正的一一O六學生靜坐活動,已自行定名為「野草莓學運」。相對於「野百合」學運取自台灣原生植物純潔清麗、嚴肅莊重的意涵,「野草莓」是個很有意思的名稱。



        忘記自己也曾年輕過、也曾被嫌一代不如一代的倚老賣老的大人們,總喜歡故意忽略任何一代的年輕人一直都有自己的生活景致與歡喜悲愁,總喜歡沉迷於自以為是的歷經風霜和自以為非的不經世事,總喜歡把柔軟多折的年輕生命,套進自己早已僵固的意識框架裡,然後不知所以的胡亂感嘆一番,說年輕一輩是如何軟脆積弱的「草莓族」。



        好吧,草莓就草莓吧,就草莓給你看吧,而且草莓得很「野」很堅持哦!這有點像以前在地人「俗閣有力」的形象被譏為「台客」或很「台」,好啊,那就「台」給你看吧,而且「台」得很野很起勁哦!



        學運傳統,全新感受啊!



        這種對既定名詞、說法、印象保持警醒的自覺思考,其實就是這次學運的主要精神之一。像是有人說,台灣已經太「民主」了,不要再濫用「民主」了。好啊,那就民主來看看啊!卻發現拿國旗在街上走不行,連播放歌曲都被警察叫停,人民想當主人,難道還受限於自己不知道在哪裡的標準?難道還要時時提醒自己,哪裡是「民主」不及之地?



        「民主」到底的公投制度呢?有高不可攀的投票率與連署成案門檻,有不合理的提案內容與提案人限制,有荒謬的審核機制,實為「民主」的荒原啊!



        有民主不及之地,有人民意志不行之所,就會長出野草莓的。

 


2008年11月10日 星期一

民主叢林的野草苺

道歉、下台、修法



二OO八野草莓學運,逐漸強力聚焦於集會遊行惡法。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呼籲媒體與社會大眾,勿輕意連結參與師生的政治立場傾向與政黨關係,避免做出「跑趴跑錯地方」等譏諷,「請媒體回歸專業,對此一社會重大事件進行深度分析」,「勿停留在衝突、嘲弄、臆測、武斷連結的角度報學生運動,否則新聞媒體將逐步失去社會信任。」



媒觀的呼籲,誠然清新可貴,在當今台灣惡質的媒體環境中,卻完全不可追。這幾天一些政論節目,藍血政論節目已全力污名化這次學生運動。例如,剛寫了篇〈馬總統的勇氣〉一心純潔照馬區的趙少康說,這些學生支持民進黨就說一聲,不要裝純潔。努力想像您馬區沒有指導查辦民進黨司法案件所以不逆良心繼續論政的唐湘龍說,發起人李明璁老師是謝長廷逆轉成員。等等等等。



做為學生運動外圍贊聲陣營,對學生的核心訴求與自主精神表達支持之餘,必須就運動性質與社會效應,扮演信心強化的心理維安論述角色。簡單講,如全國皆曰可議的北投分局長禁制人民歌唱行為,至今不見馬政府一句指責或懲處建議,反對這種自居社會意向輿論反面的人民公敵,反制這種不以人民疑慮的警察國家為忤為慚為恐的政府,難道需要驗明正身?裝純潔又如何?不裝純潔又如何?支不支持民進黨又如何?是不是逆轉成員又如何呢?



反對人民公敵的,不需要是什麼,也不需要不是什麼。反對警察國家與專制政權的,都曾經支持什麼,也都曾經不支持什麼。這長久連綿的認知與根基,不必受到無謂和有心的污衊與輕佻。



學生們,就是,民主叢林的野草莓吧!

2008年11月7日 星期五

什麼叫做「挺馬」,學著點!

趙少康傳真:馬總統的勇氣 2008/11/07 水果報



馬英九總統昨天把接見陳雲林會長的時間由下午4點半提前到上午11點,並在上午10點先召開記者會,再次強調「台灣的前途必須由台灣的2300萬人決定,國際空間及國家安全(即包含中共撤飛彈)是台灣人民的需要」,此一改變讓民進黨措手不及,下午的圍城計劃頓失訴求目標,蔡英文主席雖宣稱「已達初步成果,馬陳會草草結束」,但我認為,馬英九的權宜改變,是十分明智的。

提前會面想避衝突

馬總統把「馬陳會」改為以總統身分【總統改為以總統身分?小學老師給這造句評評分啊】,同時接見海基會的江丙坤與海協會的陳雲林,且只由馬英九簡短致辭三分鐘,一定會被有些人譏諷為軟弱,但難道一意孤行、堅持在下午4點半會面,造成場外數萬群眾與鎮暴警察衝突,甚至衝進台北賓館,那樣才叫勇敢、有魄力嗎?不論是警察還是衝撞的民眾,他們的總統都是馬英九,讓衝突減少,讓流血避免是馬英九的責任,兩岸之間固然需要和平,台灣內部兩黨間更應和解【哪位想和解的市長候選人會說「中華民國快要滅亡了」來製造恐慌對立?】,不能做到和解至少也不應打成一團【早就打成一團啦】,馬英九已經大幅降低接見陳雲林的形式、意義及時間【是指那句自爽用的「總統蒞臨」嗎?】,且提前了5個半小時。如果會見照原時間舉行,不更是火上加油【突然改時間耍別人又是什麼?油上加火嗎?】,給激動的群眾充足燃料與動力【這一週來形同戒嚴給的燃料與動力還不夠多?】,一定會比昨天下午的混亂場面嚴重許多倍,而蔡英文根本束手無策,對一發不可收拾的情勢一籌莫展,看來民進黨「暴力黨」的帽子又戴回去了【從來沒脫下來過啊】





媒體愛用「馬陳會」三個字,其實是不通的【其實馬統才是不通的】,「江陳會」沒有問題,「連胡會」、「宋胡會」也沒問題,因為都是對等的,但馬英九與陳雲林地位是不相等的,不是「會」而是「接見」,台灣不是最愛講「對等」,深怕被矮化嗎?這時怎麼又不怕了呢?

陳雲林這次來台灣,簽訂的海運、空運等四項協議未來必會有實質效果,成果是豐碩的,他親自感受台灣社會的多元、複雜及部分民眾的仇恨心態【不是說「台灣內部兩黨間更應和解」?說別人是「仇恨」來和解嗎?】,應更能體會馬英九總統的難為,也許一時之間心裡不愉快,會責怪馬英九改變計劃,但對長期的互動,未必不好,兩岸之間路迢遙,固要互信,也要互諒。【這麼體貼陳雲林「一時之間心裡不愉快」,那麼台灣人民長久以來心裡巨大的不愉快就是給它迢遙倒底就是了】





奧巴馬以一個黑人當選美國總統,證明美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馬英九以一個香港出生的外省子弟能當選總統【美國有很多黑人選民,台灣有多少香港選民,待查】,也證明中華民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忘了說有美國綠卡也能當選,這樣就更偉大了】但奧巴馬比馬英九「精」的地方在一當選後立刻降低大家對他的期待,強調不但他的主要政見「改變」不會立刻做到,連第一任內可能都達不到。【不是已經說了是,「讓民進黨措手不及,下午的圍城計劃頓失訴求目標」,先批准圍城,再來放空城,城府深深深幾許,這還不夠「精」嗎?

民眾高期待更失落

馬英九在三二二當選後沒有馬上降溫,反而讓期待升高,愈相信他的人愈會買股票、房地產,結果受傷愈重,對他愈不滿,民調掉的都是泛藍的選民。這時陳雲林來,時機實在不好,四項協議及買柳丁當然是好事,但直接而立即受惠的人還是有限,加上警方處理國旗、唱片行的不當及司法拘押的強硬、不顧敏感政治環境,都為群眾事件蓄積了能量,一有政客煽風點火,立即引爆。【馬英九自己都說了,「警察真的非常溫和」,所以就是馬「為群眾事件蓄積了能量」,馬政客的搧風點火引爆群眾怒火】

君子有不忍人之心」,馬英九改變接見陳雲林的規劃,是一種隱忍、退讓,是一種勇氣【擺明讓民進黨措手不及」的勇氣



邏輯不通,前後矛盾,一意孤行挺馬,堅持在馬大失民心的情況下,造成其護馬立場與廣大群眾嚴重衝突,甚至連馬自己說的話都裝沒聽見,這樣才叫勇敢、有魄力!


 「君子有不忍馬之心」,能寫出這樣的挺馬文,挺馬挺得夠唬爛、夠白目,是一種隱忍,隱忍馬耍賤招耍得還不夠「精」,也是一種退讓,讓智識標準退到極致,這真的是一種勇氣啊!









 

2008年11月1日 星期六

全民迎接陳雲林 轉貼台灣社聲明

-- 捍衛台灣  公民出招 --

          捍衛台灣週 公民五大招

) 著裝

l 請民眾穿著印有展現台灣立場、嗆中嗆馬、抗議字眼等的衣物,或在身上貼上示威貼紙,亦可拿出標語、旗幟等出門。若以上皆無者,我們呼籲民眾穿上黑色衣服。

l  呼籲民眾在自己車上掛上抗議標語、貼上貼紙。



) 電攻

l  我們呼籲民眾打電話或傳真到圓山飯店,向陳雲林表達嚴正的立場以及抗議中國對台的飛彈威脅。

l  我們也呼籲網民們,email到圓山飯店,向陳雲林上述台灣人民的立場。



三)
鳴按

l  我們呼籲所有車輛在行經圓山飯店或陳雲林所到之處,以鳴按車輛喇叭的方式,向中國嗆聲。鳴按方式為「三長聲兩短聲」 (三長兩短)

l  展現公民精神,請配合勿在醫院、學校等附近區域鳴按喇叭。



) 打氣

l 未來一周,台灣社等本土社團,將在台北火車站及圓山、劍潭捷運站以及陳雲林到訪等處,免費發放印有「台灣我的國家」、「Taiwan is my country!」字樣之示威汽球,以展現為台灣打氣、向中國嗆聲。

l 我們希望屆時,台北巿無時無處,都能看到此一橘底黑字、旗幟鮮明的抗議汽球。



) 守夜

l  我們呼籲民眾參與民進黨及本土社團等發起的守夜活動,護衛台灣的主權及未來。

l  在前往或進行守夜時,我們歡迎民眾結合上述的方式,表達嗆馬、嗆中的立場。



2008年10月31日 星期五

想對台灣人唸詩嗎?


中國海協會會長馬的陳雲林來台前夕,會見台灣媒體記者時,朗誦從小哼唱的詩歌:「台灣島,多麼美好的地方,阿里山森林,一望無邊,好像大海洋。蔗糖甜,稻米香,日月潭好風光……」,並感性訴說「從那時起,台灣就成為令我魂牽夢繞的地方。」





OO三年,中國總理溫家寶訪美談及台灣議題時,引用在台中國詩人余光中的詩句,感性訴說「一灣淺淺的海峽,是我們最大的國殤,最大的鄉愁」。




中華台北馬先生面對親中質疑,同樣也感性唸詩:「我最親的就是台灣。」




中國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在群眾嗆聲推擠中嚇到跌倒事件,台南市議員王定宇在數日內以超光速被馬的台南地檢署起訴,起訴書也寫出了有力詩篇:「所推倒的是我國所建立的民主價值,所踢踹踐踏的是人權法治,所抵擋的是民主進步。」




想對台灣人唸詩嗎?




台灣人自己沒有詩嗎?




創刊逾四十年不輟《笠》詩刊,學術界譽為「滄桑歲月,壯美演出」的奮鬥刊物,莫渝主編在今年四月出版的詩刊卷前語寫道,笠詩社創立「只因為『台灣』二字」,其未來「與『精神台灣』密合」。




立足台灣,展示在地現實主義。這種聰慧的智性、婉約的心願、十足的氣魄,是台灣詩學的深邃與浩瀚。




中國人和中華台北人,還想對台灣人唸詩嗎?




莫渝有一首詩〈沒有鳥的天空〉(一九七二):



        也許

        天空不曾有我們的鳥

        飛

        過



        煙囪是兇手

        獵管對準著

        日以繼夜夜以繼日的

        此起

        彼落

        把一群群鳥們       

        轟成一隻隻孤單


        一隻隻孤單

        一口口吞掉 



        此後
 

        羽毛是陌生生的名詞

我會選這首詩,而不是詩人其他如「誰能挑釁誰/誰忍受遠方戰場的輕重傷,跟/死亡」(〈咳嗽〉,二OO三)和中國部署飛彈瞄準台灣直接相關的詩,部分是因為這首一般歸類為關懷自然環境生態的詩,其中污濁的「煙囪」和凶狠的「獵管」意象,就像張銘清在台灣撂下的「沒有台獨就沒有戰爭」的中國恫嚇,日以繼夜對準台灣內外此起彼落的台灣意識,「轟成一隻隻孤單」,然後「一口口吞掉」。



        不過,
這首詩適合放在這裡,最主要的是因為它對於馬的陳雲林的「魂牽夢繞」,對於溫家寶的「淺淺鄉愁」,對於馬先生的「最親台灣」,對於馬的台南地檢署「我國」不知是哪國的民主人權,表達出清楚明快的台灣人看法:



       我們的鳥被吞掉,
       

       天空已經沒有鳥,

       連羽毛都找不到,

       你們講個什麼鳥!

 中國人和馬的中華台北人啊,台灣人唸歌,可要仔細聽了。





2008年10月30日 星期四

把自由還給鳥籠

修正鳥籠公投法、立委選舉合理化



聲援蔡教授立院絕食靜坐:手牽手 護民權 光照立法院



2008年10月31日星期五晚上7點鐘,到立法院來參加『手牽手 護民權 光照立法院』活動







從二
OO四年的防禦性公投開始,台灣已就六個公民投票案進行全國性公投,全數遭到否決,總計約三千兩百萬票的贊成意見遭到否定。

 


否決、否決、否決、否決、否決、否決。



        原本是展現人民意志的公投,卻是具停不下來的「否決」揚聲器,威武宏亮地發出否定人民意志之聲。




         現行公投法規定,投票人數需達全國投票權人總數二分之一,如此超高門檻必殺技下,三千兩百萬人次的具體意願表述,就是個響屁而已。




         只是比紅衫軍最後放在馬路上更響更大的屁而已。




         在今年總統大選之前,核四公投促進會就已發出公開信,指出本屆立委選舉得票,中國國民黨以全國僅兩成九的選票,可以獲得七成五國會席次,主宰台灣國政,而全國幾近五成的總投票數,卻無法為任何公投案背書。「間接民意宰制直接民權,非常荒謬」。




         促進會疾呼,「公投門檻,高不可攀」,應儘速補正公投法,合理降低成案與通過門檻,並檢討公民投票事項的限制、去除「公民投票法審議委員會」、行政機關及立法院少數享有公投提案權等等。




         這些要求,目前在 蔡丁貴 教授在立法院的絕食抗議及相關聲援行動中持續著。




         公投成為囚禁人民意志的鳥籠,公投若有知,也不願不想吧!




         公投自己也不想臭名遠播蒙不白之冤吧!




         公投鳥籠並不想囚禁想自由飛翔的翅膀吧!




         詩人非馬有首名作〈鳥籠〉:



        打開

        鳥籠的

        門

        讓鳥飛



        走

        把自由

        還給

        鳥

        籠 



        公投本為自由生,奈何生而不自由。

        囚鳥渴望自由,鳥籠也嚮往自由。

        把自由還給鳥籠吧!





2008年10月28日 星期二

否決,否決,否決

如果「馬英九應繼續當總統」這題目可以公投的話,那馬英九大概要馬上準備交接事宜了。




原因不是他不到兩成五的史上最強超低滿意度,也不是一O二五大遊行數十萬人對他傾中媚中的怒吼,也不是他那無能兼白目內閣的大失民心。




而是簡單俐落乾脆爽快的「技術性擊倒」。




因為,《公民投票法》第三十條規定,公民投票案投票結果,投票人數未達全體投票權人總數二分之一以上,即為否決。




反馬人士只要號召人民不去投票,讓投票人數低於投票權人總數二分之一,「馬英九應繼續當總統」即遭否決,馬先生就要回官邸打包了。




就算投出比馬先生當選票數還多的贊成票,也是一樣。否決。




就算馬先生施政廣獲民心,贊成票比當選票大幅成長一百萬票至八百六十萬,也是一樣。否決。




就算贊成票為有效票數百分之百,也是一樣。否決。




因為,投票人數必須達投票權人總數二分之一以上。以今年總統選舉人數來看,那需要八百六十六萬餘票。反馬的不去投,懶得理的不去投,無所謂的不去投,不在籍的不去投,不知道有公投這回事的不去投,反馬人士不用大力號召,民眾不必太熱烈響應,「馬英九應繼續當總統」公投案輕輕鬆鬆通不過門檻。否決。




那些很認真投下贊成票的實實在在白紙黑字的廣大挺馬民意呢?




誰理你啊!




荒謬嗎?鑽漏洞嗎?居心險惡嗎?使用民主史上最大奧步嗎?




以上皆是。




可以這樣荒謬嗎?可以這樣鑽漏洞嗎?可以這樣居心險惡嗎?可以這樣使用民主史上最大奧步嗎?




以上皆是。



        而且已經發生。




今年總統大選合併舉行的參與聯合國公投,中國國民黨自行提出的「返聯」案,其支持者在其提示暗示甚至明示下,大都未領票,導致投票率只有四成五,遭到否決,同時舉行的總統選舉投票率卻有七成六。




其間的三成一落差,就是那荒謬的、漏洞的、險惡的、奧步的距離。




那六百三十幾萬票,足以產生總統的民意,實實在在白紙黑字表達參與聯合國意願的台灣人民廣大心聲呢?




誰理你啊。




只以五百二十餘萬立委得票即掌控國會主宰國政的中國國民黨這麼說。沒有台灣選民一張票的中國政府這麼說。



        默默抵制公投的馬先生想說不敢說。




只有許多台灣人,陪著為補正公投法在立法院絕食抗議的蔡丁貴教授默默流淚。




淚眼模糊中,彷彿看到了「台灣應與中國簽訂和平協議」這公投題目。




「否決」同樣是它唯一的歸宿。

2008年10月27日 星期一

不信邪的馬英九


昨天有則馬英九搬家的新聞,說「不迷信」的馬先生不忌諱農民曆上不宜遷居入宅的日子,更神的是,報導說馬之前連任市長競選總部成立,以及宣佈參選中國國民黨主席,都在「大凶日」,也都順利當選。




        台灣有個不信邪的領導人。




因為邪不在己,邪在別人。




馬市長連任成功,大吉。號稱八年豐功偉績之貓空纜車,今年颱風季後地基掏空,目前停駛中,市民和當地居民疑慮甚深,大凶。




馬市長參選中國國民黨主席成功,大吉。一年後因首長特別費案被依貪污罪嫌起訴而辭去黨主席,中國國民黨立即為其修改競選條款,並準備拉民進黨政府其他數百位首長下水,開啟政治報復,大凶。




不信邪的馬先生,更於被起訴之「凶日」宣佈參選總統,並風光當選,大吉。 就任後短短五個月內滿意度暴跌至三成以下,施政無能、主權流失,大凶。




自己大吉,別人大凶。



        天生尊貴,人奈我何。




O二五大遊行,超乎預期的數十萬人如潮水般湧上街頭,大大兩個字「無能」投射在總統府上,猛烈的民怨預告在陳雲林來台時爆發,政權統治的民意基礎劇烈動搖。




先生還是不信邪的。




因為邪不在己,邪在別人。




總統選舉「人民已做出選擇」,大吉之選擇,何邪之有?




        邪的是遊行發動者的「暴力」與「貪腐」。




邪的是那麼多人選擇和「暴力」與「貪腐」同行。




這才真的邪門!




這種邪, 馬先生是不信的。




先生還在想不透,賴幸媛還在不理解,「目前政府立場與政策,與過去八年沒有太大不同」,為什麼蔡英文主席如此誤解,為什麼遊行民眾群情激憤,這實在很邪門,他問她,她看他,沒有答案,想去問問蔡主席,好像蔡主席是迷惑大眾不由自主上街頭的邪教頭子一樣。




而馬先生,還是很堅強,無顧忌,不迷信,他不迷信群眾發出的響亮聲音,不迷信流竄全台網路和輿論對他領導的政府的譏諷與輕蔑,不迷信台灣人洶湧澎湃不願中國特使來台的心願表達,就像他搬家不迷信傳統農民曆那套一樣。




意志堅定,馬心坦然。




大吉大凶,馬心為尚。




大吉的市長,地基掏空大凶的貓纜。




大吉的主席,信用掏空大凶的首長。




大吉的總統,主權掏空大凶的台灣。




        台灣人很信邪的。

一起來打消台灣最大筆馬呆帳

修正鳥籠公投法、立委選舉合理化





一O二五大遊行,五路遊行無一路不是人潮洶湧,有人開始把馬先生當政後的人民不滿嗆聲力道,比擬為O六年的紅衫軍,而紅衫軍嗆聲對象的陳前總統,成了一O二五遊行參與頭人之一,許多民眾高喊「阿扁加油」。



聲聲「阿扁加油」,就為目前台灣派人民力量的風起雲湧,設立了一個怡然遠擴的邊界,開創出勇敢想像的空間,遙指出大開大闔的方向。



總統府發言人對遊行的回應,要和蔡英文主席討論「反暴力」和「反貪腐」,暗指阿扁的司法案件,用一個馬政府目前正運用檢調單位合法暴力以超高效率全力在做的事情,去回應反對黨對馬政府無心無力無效率做的保護台灣主權訴求,這是領導道德的衰敗,是面對人民的傲慢,台灣人民只有舉起歷史上先輩對遷占政權的不屑大旗,才是台灣國民道德的合理顯現。



一O二五遊行晚會上,蔡英文正式要求馬劉下台,民進黨宣示要在立法院對中國國民黨進行「焦土對抗」,陳雲林來台將發動靜坐抗議,台灣教授協會蔡丁貴教授宣佈在立法院就補正公投法進行絕食抗議,展現出反對力量對急速傾中的執政黨的全面戰鬥對抗格局。



風雨欲來嗎?政局動盪嗎?藍綠對抗嗎?套句遊行晚會上管碧玲委員對洪秀柱事件說的,「剛剛好而已」!



從阿扁當選總統那天起,「反倒扁」的努力,就這麼一直走到了現在,瞭解黨國機器追殺阿扁的心機,台灣人一直堅持抗衡的意志如昔。



有人說,馬先生已成為中國國民黨的負債,就像阿扁是民進黨的負債一樣。如此藍綠各打五十大板,有意無意假中立假自由派立場真是看多了。



他們還在看,人民運動裡的「知識份子」有多少?「中產階級」在哪裡?清新高尚的「公民」走出來了沒?



他們還在懷想,「新公民運動」的紅色風華,這是當時一些所謂「親綠知識份子」送給紅衫軍的美麗冠冕。



面對馬英九及其「博士內閣」等只剩人形立牌標示的「知識份子」,面對中國國民黨及其隨侍運用知識體制遂行教育與媒體暴力粉飾遮掩其不堪的貪污腐化內涵,台灣人還在等他們來教導訓示何謂「無恥」、何謂「暴力」、何謂「貪腐」?



馬英九是中國國民黨的負債嗎?絕對不是。



馬英九的無能與無知是中國國民黨與祖國終極統一的龐大資產。



馬英九是全台灣的負債,是台灣人置之死地而後生或許可以勉強打消的呆帳。



但在打消呆帳之前,台灣不能倒。



舉起台灣人的不屑大旗,台灣不會倒。

2008年10月24日 星期五

一中注定我駭你





O二五大遊行,台灣人分五路集結,上街抗議親中傾中無所不至的馬政權,從台灣大學門口出發的是「反一中教育大隊」,還有另一路從中山足球場出發的「反一中市場大隊」,突顯 馬 先生一當選就宣示「沒有問題」的「一中」原則,已成為台灣人的深切憂慮與真實夢魘。




台灣大學現任李嗣涔校長,日前曾表示,少數台大校友(阿扁)對社會有不良影響,對此感到抱歉。前年校慶時,前校長陳維昭的「不符合社會期待」說和孫震的「敗類」說,同樣都衝著前任阿扁總統。台大校長們的阿扁情結,如今應可移情到「起訴選總統,水庫沖馬統,落屎暫借問,或恐是同香」的「不良校花」身上了。




這位long stay「攏是假」成功的校友施政,已經「不符合社會期待」到只剩兩成出頭的滿意度,台灣的民生經濟和國家主權面臨空前危機,參與遊行的「台灣青年逆轉本部」稱其為「匪類」政府,對此,李校長理應也感到抱歉,先前表達的歉意才不會顯得過於「特異」啊!




前年倒扁運動期間,時任台北市長的 馬 先生配合紅軍殺紅了眼,說子彈已上膛,要讓阿扁死得很難看,阿扁回敬說「那就扣板機吧」。如今這齣劇歹戲拖棚,馬政府檢調單位卯起來不顧偵查規則追勦阿扁,獲得許多綠民相挺的阿扁也不斷預告會被抓起來,並將參加「台灣光復」節的遊行。




前年倒扁紅衫軍首都狂舞猶不過癮,走出台北城南下台南、高雄等地,遭當地民眾強力抵制,大大挫折了遍地開紅花行動。兩年後中國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又在台南當地遭群眾抗議跌倒並匆匆返國,彷彿是台灣反傾中行動再一次預演,前總統府秘書長 陳師孟 先生原本無意出席一O二五遊行,因此事件決定加入「消滅共匪大隊」!




「反倒扁」的努力,就這麼一直走到了現在,瞭解黨國機器追殺阿扁的心機,台灣人難以等待奇蹟,就是堅持抗衡的意志如昔。




原為選後民進黨主席首選的 陳師孟 先生建議,遊行時蔡英文主席和阿扁走在一起,並陪伴他上台就「嗆馬反中」的活動主題,予以深刻痛批,用智慧的想像與犀利的情理,抹滅阿扁與台灣國家前途共同願景的虛擬距離。




正如「台灣青年逆轉本部」明言奮起:誰來都不怕,誰都不會被誰排擠,丟掉所有顧忌,要向全台灣與國際社會大聲表達毫不扭捏的「反抗一中」的熱血正義。

2008年10月21日 星期二

馬的政府 來譴責我吧

中國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在台南遭群眾抗議並跌倒,總統府發言人、行政院院長、陸委會主委、內政部部長、次長等馬政府高層官員以及執政黨中國國民黨黨中央立即出面表達歉意、遺憾甚至嚴懲等譴責暴力的態度



        茲錄媒體所載總統府發言,「我們認為遠來是客,我們應以和平理性的方式對待遠道而來的客人,展現台灣人民的民主風度;以暴力方式對待來訪的客人並非待客之道,也不符合台灣人的核心價值」,「是非公道自在人心,在今天的這種情況之下,還要求張銘清先生道歉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馬政府,也來譴責我吧!



        為什麼我會恨不得也在抗議現場,去目睹並參與暴力的發生,這種對遠來是客非和平理性的心態,這種助長暴力風氣的想法,絕非台灣人民主風度的展示是嗎?請來譴責我吧!



        為什麼我會覺得,張銘清的跌倒,是那麼風花雪月,比起台灣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在國際社會裡一再跌倒、一再受辱、一再被欺壓、一再被威脅、一再被剝奪發言權與國際參與權, 比起台灣人如此一再跌倒、跌倒、跌倒再跌倒,張銘清的跌倒,為什麼讓我覺得如此輕忽飄渺,為何在我心裡的是非公道下,暴力顯得不再那麼暴力,這不符合台灣人的核心價值是嗎? 請來譴責我吧!



        為什麼我會覺得,張銘清來台期間,公開說「沒有台獨就沒有戰爭」,在台灣人自己的土地上繼續威脅台灣人、繼續威逼台灣人、 繼續屈辱台灣人、繼續準備讓台灣人跌倒、跌倒、跌倒再跌倒,在台灣人的核心價值裡, 才完完全全徹徹底底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也許這不是馬政府你的核心價值?



        那麼,請來譴責我吧!



        嚴厲譴責我吧!





**刊於自由廣場請來譴責我吧!


2008年10月20日 星期一

海角囧評 CAPE Orz (二)

 CAPE Orz No.9

文建會台灣電影筆記黃以曦2008/09/23(此文已刪 錄文如下)

《海角七號》是一部近乎沓亂、面目模糊的生澀之作,甚至稱不上失敗,而是作品並無成立。熱情有餘,卻是小孩玩大車,這不是失敗,在這種完全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只能說是一次初步的練習。

        本來,不管是創作或人在現實的求存,就需要經過大量的練習,始能純熟洗鍊,過程中,會先抵達面目清晰。在練習完成之前,經常是尷尬且不忍卒睹的。

        破碎、孩子氣的「極其用力」、一塌糊塗的浪漫,《海角七號》或者可以當作餘暇的談資,但並不值得煞有介事地談將開來。


        作為談資,它有太多討人喜愛之處,這是一部與台灣人、台灣這塊土地非常親近的作品,只要對這些雖微小但卻如此親暱、充滿溫度的事在意,這部片裡討人喜愛甚至熱血奔騰的地方多不勝數。

        但假如不是閒聊用途呢,便不值一論。作者的待進步空間如此之大,大到他只要繼續創作,有很多基本的東西自然會一路改進,成長是一個不可逆也不可能加速或跳躍的過程,最重要的事不需或無法被特意點出,而觀眾既無創作企圖,聽這些執行基本事務,或也想打瞌睡或莫名其妙吧。

        這就是有些事之所以非說不出口,也非不准說,而是沒什麼好說。

        看完電影,該笑的笑了、該感動的也微微惻然、陽光、音樂、熱血、熟悉語言與好風景也有收到,不過,或由於職業病使然,更多的卻比較是觀影時對近乎學生作品品質的稍失耐性。但看完也就看完了,是幾乎不會記得也不會多提一句的電影,但現在卻在這裡寫這篇文章。


        它引起一陣旋風,被狂熱地追逐著。這是為什麼?我因此不得不重新思考整件事,一切似乎有些什麼在更深處。電影不是瑕能否掩愉的問題,那並非瑕疵,而是根本上就是牙牙學語的。一切初學者的可愛。我能理解三分鐘或十五分鐘的可愛,但兩個多小時的可愛,那是什麼?

        這麼多人喜歡這部電影,為什麼?他們的感性結構是怎樣、閱讀經驗是什麼?他們幾歲、從事哪些職業、怎樣的生活背景與生命經歷?會在怎樣的情況,人們會對一塌糊塗的作品呈現視而不見?作品將元素胡亂兜起,如何瀰漫完整的、籠罩的感染力?

        或許這不再是好壞的問題,而是對錯的問題。不管它是什麼,顯然,在此時此刻,它適合這裡。



 CAPE Orz No.10

海角七號......唉,國片請加油 樂多日誌 morayeel 2008/08/28

精彩摘錄:

......就一部長片而言...只有練團的過程...算是比較完整,其他的小故事結構都碰到了太短、沒有後續、轉折突兀等不一的問題...練團和表演也有一個問題,就是這個過程其實除掉對話的趣味之外,其實很無聊...相較於其他小劇情還有一點突兀的轉折,樂團這個劇情的過程真的是一點驚奇都沒有......(有突兀也罵,沒突兀也罵,還真是突兀啊!)

......最大的問題就來自友子小姐...我沒有見過日本人,尤其是來台灣和台灣人打交道的日本人,有用過稍微激烈一點的方式和人溝通......(小心樓上囧友說你太親日,有日本殖民的暗影哦)

......想呈現的東西太多,太貪心了......(還嫌不夠咧! 給我160min版啦)

......讓我們感動的零星碎片,可是這樣的零散,是不是拋棄了一部完整作品應該要做的:讓每一個小細節適當組合起來,以達到一種比相加總和還要強大的力量?(這種力量已經形成了咧,是誰拋棄了呢?)



(以下為morayeel續集)

 CAPE Orz No.10-1

繼續談:為什麼可以批評海角七號 2008/09/03

精彩摘錄:

......有一種迷思很容易出現:必須要有一部片,一部接近神一樣的片出現,像救世主一樣來帶領國片走出當下的低潮...... (他不是我的神啦...[吵鬧中])

......去更徹底了解一部片「如何」產生效果、產生獲利...如果能指出它主軸太多太混亂的問題...如果下一部片主軸變得更單純、更清晰...把一些零散的笑點前後銜接起來...... (談的好像是一部無法產生效果和無法獲利的片哦)

......是不是可以在保有原本笑點的情況下,拍出更讓人愉快觀影的一部片?...達到比現在觀看「海角七號」更大的歡樂...... (我沒愉快歡樂到啦...[吵鬧中])

......以至於開拓更大的票房?...... (全台至少四到五億的票房, 要承認, 真的很神哦)



 CAPE Orz No.11

海角七號 中時部落格 袁瓊瓊2008/10/18

精彩摘錄:

......看過海角的人,除了魏德聖,知道任何一個台灣新導演的名字嗎?知道任何一部台灣新影片的內容嗎?我想很少...... (很多人看了海角就會注意了哦)

......走反方向...不看風向的傢伙(時報部落格裡就已經有兩位啦),肯定是會「留名青史」的,用哪一種方式就不知道了...... (那兩位都已留名海角囧評啦,恭喜袁小姐加入留名)

......看海角的人把海角看八十遍,並不會因此覺得:咦「國片」也挺好看的,之後去看看其他國片。因為海角並不等同國片...... (海角等同的是日人遣返歷史片和樂團組成記錄片)

......目前看到的相關介紹,覺得「賽德克巴萊」應該是嚴肅的。肯定裡面不會有茂伯...... (茂伯: 我是老歲仔 an ne講我會傷心ne)



......談海角本身,其實不如來談海角的發行和宣傳策略,可能更有建設性吧......(海角本身沒什麼好談的啦...)

......站在此時此刻,不是魏德聖,誰在現在能有這樣大的號召力?那麼這責任不由他來扛,還該是誰?(不怕魏導號召出一堆像海角一樣藝術高度不夠而且還有國寶茂伯的電影嗎?)



 CAPE Orz No.12



舒國治:為什麼全台灣瘋《海角七號》?聯合報 舒國治2008/10/01

精彩摘錄:

......導演魏德聖選的恰好是墾丁...既是高屏人的後院卻又是台北人甚至全台灣人後院的一個地方......(根本就是全地球的後院啊)

......台灣人愈來愈希望不經意的去碰撞上一些鄉下氣的小老百姓,繼而張望一眼他們在玩鬧些什麼,甚至接受他們的邀請...以此釋放一下平日做「標準台灣人」累積的刻板與悶滯......(人客啊  來做非典型台灣人哦)

......導演魏德聖必須很贊同與體恤鄉下小民那些充滿漏洞的生活調調。所謂充滿漏洞,像騎機車不戴安全頭盔,像與交警一言不合可以互練摔角...這種人生微有破碎的狀態......(好漏洞 好破碎 好不安全)

......這便如同是北部文明社會與南部化外人生之某種對照下自然出現的揶揄......(還有屏東某種日照下自然出現的椰子)

......若有一件創作,可以帶著大家至一化外邊陲去犯一些不傷大雅的小錯,那麼這創作的欣賞者或參與者必定很踴躍,並且參加之後猶很感激......(化外化內看造化)

......大篇幅的日語念出之情書字幕與間插的輪船送別景,反而顯得與觀眾有些隔膜。甚至揣摩六十年前之布景往往沖淡掉片中眼下鄉土自然之本色......(六十年前就不鄉土自然了嗎?)



 CAPE Orz No.13

《海角七號》熱血有餘,感動不足 Roodo 無衛生兼不道德2008/09/04

精彩摘錄:

......以一部劇情片的標準來檢查,當電影裡被抽掉音樂、恒春、南台灣在地的說話方式、精采的選角...這些撐起整部電影的要素後,大概就只剩下言情小說似的自言自語......(怎麼老愛把海角裡的好東西抽掉, 然後問:還剩什麼?只剩言情故事也可能很讚啊)

......在說故事上是失敗的...這是一部夠歡樂的商業電影,只是距離那種會讓人印象深刻的電影,還差上一截......(說故事失敗還夠歡樂?這種歡樂真的讓人印象深刻

......也許導演自己已經在故事裡抓到了很多感動,但是要怎麼塞進一部電影,並且轉譯成觀眾可以從影像上接收到的情緒,那還有好一段路要走......(一路順風

......目前情書的篇幅,足以把感動在囉哩巴說的口白裡磨掉一半......

......電影在節奏掌握上的失衡...使得整體看起來鬆散、突兀,情緒不容易銜接......




 CAPE Orz No.14

我的《海角七號》  中時部落格 王榮霖 2008/10/02

精彩摘錄:

......《海角七號》帶給觀眾的笑聲,是為「都會人」量身訂做的......(幹  我看海角笑超大聲  我這屏東人成了都會人了  khau pe 幹)

......我之所以在看完《海角七號》後會生出感傷的原因,是什麼時候,台灣可以出現讓鄉下人看得懂、可以哭也可以笑的《海角七號》?(鄉下人看得懂也哭了笑了的請舉手)





........持續蒐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