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30日 星期三

跨越語言、延展自己--幼兒英文教育迷思 On Preschool English Education

教育部擬修法禁止補習班招收不滿6歲學齡前孩童,引發議論,尤其是幼兒英語學習問題。




台灣的幼兒教育與照顧服務提供覆蓋率,在全世界名列前茅,小孩在進入小學義務教育體系之前,父母少有不送往全台三千多所幼稚園、約四千家托兒所或近年來逐漸介入幼教市場的英語補習班。其中,以師資設備規範嚴謹度而言,以教育部轄下依「幼稚教育法」成立的幼稚園為最,內政部轄下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成立的托兒所次之,教育部轄下依「補習及進修教育法」成立的補習班則是最鬆散的了,因其規範對象主要是學齡以上兒童和成人。教育部推動的「兒童教育及照顧法」,擬將26歲孩童教保機構全數列入其管轄(2歲以下托育中心仍歸內政部管理);將6歲以下孩童排除在補習班之外,看來亦屬幼教管理機制統一化與明確化的一環。




台灣的幼教場所,除了約五成的幼稚園和不到一成的托兒所之外都是私人營利機構,不像在日本或歐美國家有許多是由公益性質的法人組織或宗教團體主持。營利事業的本質,使得幼教專業受制於業者與父母間各取所需的商業市場邏輯,其大者就是許多父母希望自己孩子及早進入的英語教育環境,所謂「全英語」學習模式更是極具爭議。




教育部的《學齡前幼兒英語教育政策說帖》表示,在「全英語」環境下,幼兒學習容易偏食、深度廣度受限,還可能出現溝通障礙、情緒困擾、價值觀扭曲以及文化認同的問題,並指出無專業研究證據支持英文愈早學習愈好,且幼兒接觸英語的目標是「促進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而非「培養流利的英語能力」。




教育部的說明很有道理,幼兒一開始學習就要立志「培養流利的英語能力」,是一種典型的英文迷思。台大外文系張小虹教授談論後進國家的「英文瘋」現象達賴喇嘛的英文很破,卻「生動有力,充滿想像」,相對於英文很棒卻連連凸槌的馬英九,關鍵就在前者使用英文「不卑不亢,完全沒有當代英語帝國世界中各種複雜幽微的『英文情結』」。這種英文霸權下的語言情結,表現在幼兒教育上,就是一心一意說的一口漂亮流利的英文,而且學得愈早愈漂亮、愈早愈流利。這種學習方法和態度,姑不論絕對價值的學習效果,其相對價值的英文學習優位序階設定,將英文能力等同於智識能力,會讓孩子的觀念與視野產生扭曲。




        對於第二語言的學習,貴在態度健康,「不卑不亢」,英文不等於國際觀,英文不等於光鮮亮麗,英文不等於高母語一等。英文學習可貴處在於跨越語言、延展自己,而需要跨越與延展的,也包括不假思索以英文做為優位學習的限定與侷促。

2009年9月28日 星期一

雲林立委補選的歡樂結構

母親老家在雲林西螺,我在從小長大的屏東東港,不常聽母親講政治,倒是聽母親說過「誰要給中國人管?」,可能是和朋友的聊天材料。如今母親家鄉選區因中國國民黨立委賄選當選無效的立委補選結束了,中國黨選得太差,想管也管不了了,看看賄選當事人、賄選當事黨、賄選控告人三方競選的選情結構,且在此演繹一齣雲林補選歡樂肥皂劇,演給母親天上之靈開開心吧!



        吳伯雄即將卸任給曾信誓旦旦不兼任中國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在「最後一戰」南下為爭取雲林縣長參選不成、一O一大樓董座也當不成、遞補不分區立委還是不成的「忍辱負重」主委許舒博打氣,強調「黨沒有對不起任何人」。



        中國國民黨,顯然也沒有對不起掌握農會系統的雲林前縣長張榮味,其系張艮輝獲黨提名為立委補選候選人,其妹張麗善成為黨提名的縣長候選人,但在輔選立委補選失敗後已宣佈退出。中國國民黨,顯然也沒有對不起掌握水利會系統的張輝元,因為黨在選後表示「仍然」會堅持高品質選舉,也就是說此次補選源頭和競選期間查獲的都是高品質賄選,賄選當事人張輝元連同賄選嫌疑人張艮輝都得到高品質堅持,更不用說會在年底縣長選舉堅持水利會農會樁腳大會高品質助選了。



        雲林縣是近幾年才由藍轉綠的地區,這次民進黨劉建國以接近六成的得票率大勝,使得綠者更綠,藍者愈衰,這已經不是藍營分裂使得綠營得利的單純僥倖場面了,而是中國國民黨完全執政完成擺爛在上,以及地方各派系山頭和貌似無辜教授候選人互衝互槓再加上忍辱負重黨部主委一團混戰在下,促成了讓人撩眼花撩亂的歡樂煙火四射選局。



        法國文學理論家羅蘭巴特(Roland Bartes)有一本著作名為「文本的歡樂」(Le plaisir du texte, 1973),這歡樂和文本作者本身的意圖比較沒有關係,而是作品本身文字結構的脈絡牽連,使得句法和文意形成文字世界大觀園,讓人漫步其間嘖嘖稱奇。



        雲林立委補選的歡樂選情結構,也大約可以跳脫候選人的主觀意圖,觀察地方選舉本身和整體政局既定走勢不得不然的脈絡牽連,使得中國國民黨形成緊密互敗大觀園,黨真的沒有對不起任何人,只是對不起自己這個預知衰敗的黨啊!不過總算勉力製作了一場博得全台觀眾歡心的歡樂演出了。

2009年9月22日 星期二

扁案推理小說寫得好爛 Lousy Case, Lousy Story

金恆煒先生認為,蔡守訓們的判決恐怕證據闕如,於是利用新聞稿先造成輿論,讓人誤以為證據確鑿,造成有罪的印象,等判決書出爐,「一般人誰會去爬梳一千五百多頁的字海?」




一般人不會,但不是一般人的 楊照先生,就去了汪洋字海泅泳,結論是和犯罪推理小說差很大,「這樣的手法,太草率也太粗糙了吧!」覺得上當的推理小說迷驚呼著。




先生呼 應金先生的造成印象論,「合議庭交出來的判決書,厚達一千五百頁,看起來也符合了原來的印象,這中間一定有太多需要釐清的過程、需要解釋的手法。然而,如果不被判決書厚度嚇到,真的打開來翻讀的話,卻越讀越不是那麼回事。」




當然,兩位先生的看法天差地別。金認為判決書的證據力恐無法定阿扁的罪,楊則認為判決書裡陳述的A錢事實太過簡單,太過明顯,「當時沒有動過腦筋要去掩飾掩藏,沒有設計過精巧可以誤導人的流程、煙幕,這時候早已來不及補救了。」




然而,兩位先生其實是用不同的語言道出了扁案不變的本質。




如果阿扁根本不想「補救」,不想「掩飾」,不想「設計」,不想「誤導」,那麼就只要陳述那些簡單、明顯、直接的「犯罪事實」就好了,毋須費心尋求「證據力」,畢竟鐵證如山是要為那些想要「補救」、想要「掩飾」、想要「設計」、想要「誤導」的精明犯罪者啞口無言、無法「狡辯」的啊!讓犯罪推理小說迷大失所望的,就是這個「讓證據說話」的精彩情節,扁案只是一個如楊照所說被權力沖昏頭的總統「平庸犯罪」而已。




不需要證據的簡單、明顯、直接的被權力沖昏頭,可以重刑伺候嗎?楊照說「國務機要費A進口袋的手法,就是簡單蒐集一堆發票,假造一堆名目,甚至完全不考慮發票項目與假造名目的合理性。覺得用這種手法就可以讓錢進來,所以也就不斷反覆做,以致於自己都不再感覺這種事情的犯罪本質,將之完全『平庸化』,完全『日常化』了。」



        馬英九處理首長特別費經過調查,也是完全「平庸化」、完全「日常化」的過程,把上文主詞換成馬市長特別費就是了,結果馬英九因為「自己都不再感覺這種事情的犯罪本質」沒有犯意而判無罪,阿扁卻因為「自己都不再感覺這種事情的犯罪本質」罪大惡極而判無期徒刑。




楊照先生身處其中的,正是如其所述對扁案做各種曲曲折折手法的猜測、衍生不可思議的戲劇性傳言、製造扁案根深柢固的神秘複雜黑暗印象的媒體文化圈,結果最後竟然「看不到什麼心思縝密的設計,更沒有什麼巧奪天工的詐財或洗錢構想」,大大壞了眾多推理小說迷的興致,在自己創造的推理故事中幻滅,被自己的無邊犯罪想像背叛,這就是世紀扁案「看戲的不願散」的喧囂本質。




順便回應一下不知道是不是犯罪推理小說迷的陳芳明 先生,他問民進黨的力挺是否彰顯阿扁的人權特別高貴?其實應該是彰顯扁案推理小說寫得特別爛吧!

2009年9月21日 星期一

向蠟筆小新作者告別 Farewell to Usui

臼井儀人作者殞落,台灣人的感觸也許會比中國和香港等地更多一些,因為「蠟筆小新」卡通更受到台灣閱聽大眾的歡迎,這除了有人指出的語言或社會因素,例如台灣版小新漫畫譯文傳神滑稽和台日民情相近之外,小新卡通作品本身的經典特色才是其在台魅力的源頭。




非常喜歡小新的圖文作家彎彎,在長期為外國翻譯作品佔據的台灣大眾文學市場中,是近年崛起的本土暢銷作者代表之一,堪稱部落格人氣之最。彎彎作品和蠟筆小新的共同特點是,線條簡單俐落,筆觸靈活寫意,在呈現細膩畫功或走華麗路線的主流作品之間,獨創一格,獲得讀者喜愛與認同。




這種在有些人眼裡顯得有點「幼稚」的簡略畫風,凸顯出一種較為鮮明的「說理」或「尋思」傾向,其符合現代社會跳躍脈動的機智靈動smart性格,應該就是民主多元時尚摩登的台灣,比其他所謂華人社會更能接受無厘頭小新的原因。彎彎和臼井,說的都是日常生活帶點kuso不羈的道理路數,搜尋的是看似瑣碎卻蘊含活力的內容巧思,這在小新身上尤其明顯。








小新喜歡玩一些在媽媽美伢眼裡很「不正常」的遊戲,例如他會扮成「掉在房間角落的一個牛軋糖」,或是「樹上的一隻蟬」,甚至假裝死人把媽媽嚇死等等,這種扮裝行為,和「蠟筆小新」系列其他小孩如妮妮設下無所不在的「家家酒陷阱」以及包括大人的各種生活「遊戲」,構成一個直指「戲耍」本質的故事空間,這無關乎是不是把四十歲中年男子的壓抑靈魂裝入五歲小男孩的身體,而是在於小新如何把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幼稚園男童的世界玩得淋漓盡致。




小新和媽媽美伢,就是最深刻動人的戲耍世界二人組,最是吵吵鬧鬧,也最是親愛深摯。爸爸廣志還可以把小新明知道媽媽會生氣,卻仍然做這做那的「預知打罵記事」,拿來鼓舞自己別在職場消沉。小新和美伢之間喧囂喜鬧的關係,可以說是臼井作品的原型與精髓,如同美國文學批評家哈洛卜倫在《西方正典》裡描述唐吉訶德和其隨從桑秋,沉浸「在戲耍之道中相知相伴,那是一個自有其法則與現實觀的領域」。小新和美伢以及其他人物,「給了彼此戲耍的空間」,給閱聽大眾看到一種全心戲耍的可能,這是紙上世界的虛無縹緲,也是虛構故事的強大心理力量。








要和這個世界與這份力量告別,心裡總是感傷的。做為台灣的小新迷,可能會比別地方的人想得感覺得更多,或者想得感覺得太多。有這種小新熱度,就發揮小新總把別人的批評當成在稱讚自己的精神,禮讚一個自有其法則與現實觀的台灣自我文化領域吧!



        「我有這麼好嗎?」小新紅著臉搔頭問道。




以此文向小新作者告別。 



 



 **刊於apple daily  向蠟筆小新告別

2009年9月19日 星期六

看見《聽說》The Way to See Hear Me





台北聽奧運動會賽事過程屢屢出包,觀眾不踴躍炒不熱氣氛,中央社下了個含蓄的標題〈聽奧小烏龍不斷,風光略減〉。其實,聽奧閉幕後,有個為聽奧量身訂做的節目還在風光上演,也就是以聽障人士為題材的電影《聽說》,於八月二十八日上映以來,締造連續三週票房成長的強勢力道,全台已破千萬,本週票房仍持續上升,暫居本年國片賣座冠軍。小成本拍攝的《聽說》丰采,可能比數億重金打造的聽奧開閉幕表演、煙火、辦桌更美盛耀眼。



        《聽說》全片散發都會青春明亮的偶像劇風格。對於偶像劇這個可以和流行音樂並列為台灣當今兩大娛樂文化創業產業成就的電視劇種,以台灣人不會欣賞自家成就的傾向來看,常常遭到輕慢和鄙夷,即使超重量級的《海角七號》裡的男女主角戀情也橫遭電視肥皂劇速食愛情之譏,那就不難想像會有人評論《聽說》「不過」是偶像劇電影版,或者根本不是電影而是偶像劇了。



        這其實是一種對於作品分類的怪異想像,如同造就台灣大眾文學風潮的「網路小說」,許多人在「網路」上鑽牛角尖,而忽略了和其他非網路小說一樣的講故事本質,所謂「偶像劇電影」如果是一個正當的分類,其本質就是電影,而且可以是引渡來偶像劇優秀質素的秀異電影,如同《海角七號》和《聽說》一般。



        《聽說》鄭芬芬導演二OO七年的作品《沉睡的青春》,也很有質感,清新低迴的新電影風格,踏著活潑輕快的步調前進,男主角目睹好友驟逝,分裂出好友的人格,在好友死後為他繼續愛著女主角,這份愛情經過這層強迫轉化(喪子的媽媽說這是一場「荒謬而殘忍的戲」)變得更專注、更深情,成功創造出「下輩子也愛妳」的愛情神話,和同時上映的當年國片票房冠軍《不能說的秘密》裡,女主角穿梭時空後只有男主角看得到的「情人眼裡出西施」愛情神話異曲同工。

        

        《聽說》呈現的愛情神話,則是「盡在不言中」無以言傳的感情,片中如「要讓妳『看見』我對妳的愛」和「我們不『談』戀愛」等情人專屬的甜蜜話語,皆因聽障主題衍生出來,這也使得電影中呈現的盛行於現代社會屬於視覺而非聽覺的網上訊息交流,產生獨特的感情重量。



        《聽說》男主角的爸媽,是很亮眼的配角,如同現正上映的《不能沒有你》裡的主要配角,以及《海角七號》的強大配角群,都為電影創造了多元細緻的層次。從《不能說的秘密》的隔世浪漫愛情、《海角七號》的情感史詩,到《不能沒有你》的神秘詩意和《聽說》的都會青春,台灣觀眾「看見」了國片的多元色彩,有一種「無以言傳」的欣喜呢!







**刊於自由廣場《聽說》 比聽奧精采

2009年9月17日 星期四

扁案最高法則 Highest Bian Rule

講十三世紀蘇格蘭傳奇英雄故事的電影《英雄本色》(一九九五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與最佳導演),片尾主角威廉瓦里斯(William Wallace)被送往英格蘭刑場,原本義憤填膺要看叛國賊受死的民眾,在瓦里斯拒求赦免並遭凌遲後,開始為他求情,一聲聲 mercy! mercy! 此起彼落。




在那些旁觀受刑的群眾心目中,叛國罪當死無疑,行刑大秀也是好看要看的,但當受刑人遭到凌虐,心頭會湧上一種噁心感,理智防線會暗示「太超過」,在一個融會了種種個人和社會因子的感性與理性場域,「適可而止」是最高法則。




阿扁被判無期徒刑,是不是「太超過」?會不會在台灣民眾欣賞審扁大戲之餘,召喚種種個人和社會因子對司法凌遲阿扁做感性理性的反撲?這都在台灣社會劇場裡蘊釀曲折,常民最高法則隱隱啟動。如果像有人說的,蔡守訓和陳水扁比爛,那麼行刑場上群眾最終的吶喊,一聲聲刺向的不是擺爛當誅的阿扁,而是那「太超過」的比爛法官。




有人說,阿扁問題撕裂了民進黨,讓蔡英文主席在反扁挺扁陣營間兩邊不討好而聲望下挫,也讓整個綠營陷於內鬥。然而,在主張與實踐挺扁或反扁立場的過程中,也帶動著一般人民各層次的情懷,一個所謂過氣政客牽動著人心,一個過往的本土政權象徵仍舊積聚一股民氣,或者就看到一個人不肯低頭挑戰司法系統到底,矛盾錯雜的情緒百感交織,也可能只是許多不那麼在意的人心頭一點點漣漪,一點點「適可而止」的呼喊。




就像達賴喇嘛來台,有人說轉移了政府救災不力的焦點,超渡了馬英九,然而對綠營來說,達賴來台這個各種因素多重決定的事實,是大於政治的,如果導引出對台灣整體有利的正向能量,願意親近與汲取這份能量就是有利的。




一個人、一個社會選擇被怎樣的情結糾纏,也許是一路走來的習以為常,也許是不知所以然的堅定與執著,也許是難以察覺的感性理性的思量,無論如何形塑了一個人、一個社會的模樣,這共相存在於一個放大的領域,比挺扁大,比反扁大,比民進黨大,比綠營大,甚至比想像的台灣大,一個常民法則聲聲呼喚此起彼落最終定奪的地方。




太超過了,就請退吧!

2009年9月16日 星期三

談扁案請清理腦袋

扁案評論,是一場論述競爭,論述優劣,高下立判,而郭正亮先生的〈兩黨如何做出清理戰場的歷史抉擇〉如何呢?



        中國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對陳前總統進行政治報復,是扁案最大爭議點之一,而郭不滿民進黨對扁案一審宣判以「模糊用語帶過」,竟以馬英九「閃電重組內閣,提前世代接班」的「當機立斷,及時化解了信心崩盤,也使馬政府重新取得主導權」,做為對照組,彷彿阿扁遭判無期徒刑也成了郭所謂「最懂投民所好、最具行動力」的吳朱內閣就任煙火了。



        在正常的民主國家,閣揆為救災不力被迫下台,是執政黨跌了一大跤,能不能重新爬起來都還有待觀察,遑論什麼「取得主導權」了,對於像郭先生或許想凸顯台灣不是正常國家的盛大煙火秀,我怕批評太猛烈,也要以模糊用語帶過,就說是「有眼無珠」,請猜歇後語吧!

        

        郭先生說民進黨還「深陷情感泥淖,人民看不到面對是非、解決問題的魄力。」對郭先生來說,正視扁案「貪腐本質」才是講是非,才是理性,才是不掉入感情泥淖,彷彿跟著「總指揮告白」的紅衫軍代言人,而紅衫軍的本質是什麼呢?從施明德自承與馬英九密會,不是很明顯了嗎?質疑蔡守訓面對兩任總統類似性質的案件一個判生一個判死,恐怕連是非理性判斷都用不上,更不用清理戰場,只要清理一下腦袋就可以了,問問路人甲路人乙,都說判太重了啦。



        郭先生以中共決議指出毛澤東犯下嚴重錯誤為例,讚賞此舉讓鄧小平路線坦蕩上路,讓中共另創新局,更是引喻失義。其一,毛澤東未曾接受司法審判,不曾關入大牢,郭所謂「公開揚棄」毛澤東就是歷史評價的問題而已,和阿扁面對司法制度的情況完全兩回事,郭博士的書大概都唸到背上去了吧!其二,中共不斷要對台灣主權歸屬「另創新局」,這也是眾所質疑扁案牽連要點之一,郭博士哪壺不開提哪壺,有那麼喜歡「坦蕩上路」的中國共產黨嗎?



        九一一判決的出爐,不只像郭先生說的是可以讓民進黨證明自己能否偉大的關鍵時刻,也是判別扁案論述是否尾大不掉的關鍵檢驗啊!

2009年9月11日 星期五

《聽說》鄭芬芬導演也拍了《沉睡的青春》 Hear Me & Keeping Watch 2007/09/14



source: http://blog.roodo.com/twmovie/archives/3473125.html




值此台灣電影典範轉移和台灣電影工業再造的關鍵時刻,《沉睡的青春》是甚有份量的繼往開來之作,不容忽視。 



已經執導過許多廣告片和電視劇的鄭芬芬導演,曾接受媒體採訪表示,故事背景會選擇台鐵支線平溪線,是因為菁桐等地風光頗為「遺世獨立」。事實上,做為電影場景和影片風味的塑造者,平溪線在台灣電影史上是不孤獨的,二
OO五年首度為台灣奪得威尼斯影展最佳短片榮耀的《小站》,就是在平溪線的起點三貂嶺拍的,其中飾演小站站長的 陶傳正 先生也在《沉睡的青春》裡參與演出 

 



一九八O年代台灣新電影運動核心人物侯孝賢,所導演作品裡也經常出現平溪線。《戀戀風塵》1986)情感厚度和美感經營飽滿圓熟,達到作者風格極致,而那張阿遠和阿雲穿學生制服背書包走在小鎮鐵道邊的經典海報,拍攝地點就是平溪線的十分站。《沉睡的青春》男女主角平面廣告模特兒郭碧婷和主演電視劇《孽子》崛起的張孝全表現都有明星風範,加上劇情設計巧思,讓清新低迴的新電影風格,踏著活潑輕快的步調前進 

 


宜蘭台北間的平溪線是日本時代民間礦業會社為運輸煤礦興建、後為官方買下的路線,目前是新竹內灣線和台中集集線之外僅存的台鐵三條客運支線之一。近年來,平溪線因其沿途山林瀑布美景和舊日煤鄉風情,以及名聞遐邇的放天燈習俗,成為著名的觀光鐵道,懷舊之思躍然蜿蜒鐵道。 

 


而在電影中,和劇中角色一起沿著山間美麗鐵道走一回,台灣電影新舊風情也在不言中呢! 

 


《沉睡的青春》這部最新的平溪線電影,也充滿念舊情懷與時間意象,女主角青青是老鐵道旁老鐘錶店的年輕師傅,劇情背景還包括即將改建的老眷村和樂生療養院。一處有趣的細節是,男主角帶青青經過鐵道山洞時,回應青青問的「你不會把我賣掉吧」而對著山洞大喊「有人要買徐青青嗎」,半開玩笑說是可以把鬼嚇跑,後來青青自己經過同一地點時也大喊「有人要買我嗎」。這種「驅鬼」的動作帶點俏皮,也有某種迷惘,同時也點出了文藝作品中常見的歷史記憶之地「haunted」(鬧鬼)氛圍,而本片的主旨,似乎也是在為人格分裂的男主角和鎖在老店回憶裡的女主角驅魔呢。 

 


男主角歷經目睹好朋友驟逝的創痛後,交出自己一半的生命為好朋友活著,在好朋友死後為他繼續愛著青青,這份愛情經過這層強迫轉化(喪子的媽媽說這是一場「荒謬而殘忍的戲」)變得更專注、更深情,成功創造出「下輩子也愛妳」的愛情神話,和目前也在上映中、正在開創台灣國片歷史的《不能說的秘密》藉由時空穿梭情節所設計的「情人眼裡只有他」愛情神話異曲同工。 

 


本片結尾收得極好,男主角以其已故好朋友的人格,在從來不知道有人愛過她的青青眼前,從瀑布旁大石上高喊「徐青青我愛妳」一躍而下,原地重演十年前的關鍵悲劇一幕,是電影發揮其影像特質與視覺力量的出色表現,和《不能說的秘密》結尾男主角為了與二十年前的女主角相會而冒死彈琴的毀屋場景,同樣扣人心弦,只是前者投身跳水還承載著全片剛剛揭露的秘密的深沉重量,真可謂驚天之跳了

 



source: http://blog.roodo.com/twmovie/archives/3473125.html

2009年9月9日 星期三

馬的神話製造機



source: http://forum.mymaji.com/viewthread.php?tid=99537



劉內閣總辭,除了莫拉克颱風救災亂象,一年三個多月的時間留下了什麼印記?這或許可以從最近三任總統的現在進行式切入。馬英九忙著跑南部災區,陳水扁關在台北看守所,李登輝訪問日本。




李登輝在東京演講,呼籲以日美協調為主軸,與中國進行有節度的交流,對美國和中國展開堂堂正正的外交,並和獨立存在的台灣強化關係。李登輝的建言備受日本各界矚目,主流媒體皆顯著報導。對於馬政府,李登輝批評其風災處理態度沒有站在人民這邊,也憂心其急速朝中國傾斜的政策導致民主倒退。




李登輝的日本演說,主題是「這個國家的驕傲與希望」,是以堂堂正正、有為有守的互動關係為基底的,這份驕傲與希望,在馬政府或劉內閣裡是欠缺的,除了對美國(推遲美援)、對日本(嚴拒其台灣地位認知)、對中國(急速傾中)都不怎麼堂堂正正的關係之外,對前朝民進黨政府毫無節度的鄙視,也是一大因素。




美國歐巴馬政府號稱「綠色沙皇」的白宮環保顧問鍾斯(Van Jones)因公開辱罵共和黨人,以及參與九一一真相發掘運動暗指前布希政府可能事先知情等因素,已宣布辭職。鍾斯下台的理由,台灣人聽來非常熟悉,台灣也有個三一九槍擊事件真相調查運動,劉內閣裡的法務部長王清峰和國防部長陳肇敏即為「真調會」成員,就任部長後也對相關扁案公開發表過不知會讓幾個鍾斯下台的言論,其他如前衛生署長葉金川「民進黨八年做了什麼」等不屑前朝言論,造就了一個彷彿可以從零開始跳躍執政的政府或內閣。




這當然是個神話,這個自以為像維納斯一樣自己從貝殼成熟誕生的神話也已經破滅。多少美國人對布希痛心疾首,恨之入骨,但不代表繼任的民主黨人可以信口辱罵共和黨人,可以沒有節度公然不恥前朝人士,然而在台灣,這似乎經常上演,人民也不覺得怎麼樣,反正阿扁就是該死,民進黨政府八年就是國家空轉、妖孽治國。前一個神話以及破滅了,馬政府和吳內閣,還要複製另一個神話嗎?



reading

教訓須記取 勝利才有望  謝清志

--
根據《刑事訴訟法》,檢察官必須去找證據來證明被告有罪,但台灣的檢察官如此公然違反訴訟程序,卻始終無法律可以制裁......

--所謂的「高捷案」計有22個被告,40多位檢察官參與偵辦,結果僅3人被判有罪;又南科減振案(謝清志等)或南市地下街案(許添財等),皆牽涉十位被告,結果均獲無罪判決。這些數字透露一個事實: 先進國家的檢察官辦案以人權為重避免抓錯人,但台灣的檢察官卻為求表現,枉顧人權,長期做這些抓錯人的勾當......

--
國民黨食髓知味,知道此種將對手「抹成貪腐集團」的方法對選舉非常有效,於是繼續使用,現在檢調又已製造30多位綠營人士「備用」。可以預期,今年年底、明年底及後年的大選,國民黨都會重施故計......

2009年9月5日 星期六

誰在反達賴

這次達賴喇嘛來台,有人說促成的民進黨失算, 也有民進黨人說短多長空。其實,達賴來台這事實本身, 就是各種因素多重決定的豐富意義聚合體, 媒體吱吱喳喳討論誰邀請的,馬政府如何決定放行的, 都不過是共襄盛舉、恭逢其盛, 如果因勢利導出整體對台灣有利的正向能量, 願意親近與汲取這份能量就是有利的。




達賴這位受到世界各國普遍敬重的宗教領袖來到台灣, 說是非政治的,不如說是大於政治的, 是除了政治還有其他不那麼政治的重要意涵的。 從各界反應和相關論述來看,不歡迎達賴的一方, 傳達出某種在台灣社會顯得異質不群的文化認知, 遙相呼應馬政府迫於民意支持低迷不得不准予達賴來台但避而不見的 困塞與荒疏。




人在台灣的中國宗教局長像唱戲一樣吟咏「天災剛走,人禍要來」, 一向勇於政治表態的星雲法師說「時機不對」、「政治操弄」, 中天新聞台主播盧秀芳和中國中央電視台連線時批評達賴「 硬到你家祈福」、「強迫的美意不是美意」等等, 都不是什麼高明的說法,也都輕易引起台灣民眾與網友反彈, 因為實在是滿「白目」的,在時下意見傳播快狠準的傳播社會裡, 難保不被釘得滿頭包,中天新聞還要出面解釋盧秀芳本意是「 台灣利益」和「兩岸和諧」,如此硬要給你利益, 強迫的和諧不是和諧啊,拜託哦!




對反達賴言論不爽的,或許稱不上偏綠的立場。 如同達賴是大於政治的,反達賴也可以從更廣的層面來看, 代表一種讓台灣民眾或廣大鄉民心裡不舒服的文化認知與應對態度, 散發一種和台灣主流文化不同的氣味, 不同於有災民認為達賴法力高強或許可以把受難親人送上天去的單純 不捨與企盼,不同於台灣在地風土民情, 不同於一個似乎總是高懸遠方卻也像是隨時周旋民心的台灣願望。




台灣文化不同的氣味, 可以提煉成一套和反達賴態度不同的文化論述,進而展現文化力量, 引領台灣社會前進,並提供台灣政治發展的方向。 而馬政權的文化觀,嚮往中華道統, 同時拼裝李登輝與陳水扁執政時期強調的本土元素, 其實並沒有厚實基底和真正的方向感。達賴來台的珍貴啟示之一是, 大於政治的精神力量,大於政治的文化場域, 可能才是政治安身立命的地方。

2009年9月2日 星期三

在地文化力量《不能沒有你》 (推文完整版)

 



下一張(熱鍵:c)



近三年的台灣年度大片,相較於二
OO七年《不能說的秘密》的浪漫愛情,和二OO八年《海角七號》的史詩呈現,今年的《不能沒有你》凸顯的是黑白分明的詩意結構,是我近來看過最詩意的電影,海港大小船舶來去景致,潛水工武雄吐出紛紛氣泡間水面上女兒不曾離開的身影,黑白暗灰色調不一定全是底層勞工的弱勢與苦悶,也是自成一格獨立自足的風格化電影語言

 


《不能沒有你》選擇黑白攝影,戴立忍導演自己的解釋包括避免讓片中許多油污和髒亂場景讓都市人或一般中產階級觀眾覺得不舒服從而影響其接收主體內容和核心情感,同時也是經費限制下可以強調的商品特色,以及不想過於剝削這個真實社會事件改編的故事等等。



        
重點是,導演認為黑白比較貼近他想傳達的真實,這個真實經由黑白攝影這特殊媒介來呈現,成為富含影像詩意的高度風格化真實。本片特色之一的海底攝影,烘托女兒趴在船邊伸出頭巴望潛水工父親的漂漾身影,和她說「一直看,一直看,一直看」就能看到水下父親武雄的神祕親情感應,濃濃的感性抒情風,和導演自承很喜歡的灑水車開過武雄好朋友身旁、水在路上漫開來的「比較抽離觀點」的場景,共同構成某種深情投入卻也旁觀飄逸的詩意語言風格。



        
拍黑白片自有其相應的基本觀念與技術考量,找出準確的色調即為其一。導演提到演員的頭髮必須挑染,否則東方人的黑頭髮會變成沒有層次的團塊,而演員穿著五顏六色的衣服,如果看彩色劇照像是滑稽的小丑,這樣的配色轉為黑白才有細膩的灰階變化。原來,銀幕上壓抑靜沉的低調色澤,背後其實是輕揚飛舞的色系展演。



        
如此的黑白影像活力及其在地社會內容,再加上此片主要語言的客語和Holo台語,讓人想起一九五O年代後期和整個六O年代產出大量黑白片的台語電影風潮,這期間短暫衰微的原因之一是五九年的八七水災,而《不能沒有你》正式上映前南部發生的莫拉克颱風災難也有人稱為新八七水災。



        
台語電影風行時,曾有文壇領袖譽為「台灣文藝復興」,充分展現活潑開創的在地文化力量, 葉龍彥 教授在《正宗台語電影史》(二OO五)裡表示,「在國民黨高壓統治台灣十年後,台語片有如春雷巨響象徵著台灣社會文化的生命力有無比的堅韌性,可見文化力量是根本的、長久的。」在達賴喇嘛來台撫慰新八七水災災民都要被政治消遣消音的「民主高壓」時刻,《不能沒有你》溫柔堅定的生命詩意,同樣是台灣堅韌生命力的一響春雷,展現長久根本的台灣在地文化力量。

 


《不能沒有你》的主題大要,父女親情與官僚體制的對立關係,具體而微呈現在兩段話裡。立委助理用轎車載武雄去警政署洽詢撫養女兒的戶政手續途中,經過總統府時,助理頗為得意地向南部上來的武雄說:「這裡是博愛特區,總統府從這裡看比較大,比較美。」然而,下一次武雄再來到這比較大比較美的總統府時,卻是手續無著走投無路而滿心憤懣「我要見總統」了。

 


另一方面,前面提到的,武雄問女兒他潛得那麼深,看得到他嗎?女兒回答:「我一直看,一直看,一直看,就看到了。」女兒看爸爸,是視覺微弱而信其為有、信其為真;武雄看官府,則是視覺鮮明而疑其有、疑其真。太大太漂亮的總統府,和潛得太深太沉太黑的爸爸,對比出情感歸依完全相反的方向。想要見總統的武雄,是憤恨卑屈的挫敗小民,片尾面對久尋重逢的女兒,則是昂首船頭溫柔堅定的勝利父親

 


武雄潛入水下,一次因女兒機警免於受傷,一次因思念女兒而受傷,種種海下和回憶場景如夢似幻層疊交織的父女情深詩意結構,形成官僚體系或可侵犯卻不足以動搖的堅強堡壘。女兒說想學游泳和常常潛水的爸爸在一起,武雄可以學的卻是更好的抗議技巧去「見總統」,總統或總統府這終極父權象徵,相較於一心想要和女兒在一起的父親武雄,不過是「比較大,比較美」的荒涼異化的存在。 

 


片中區公所的職員理直氣壯向武雄說,撫養權這種事找總統也沒有用。巧合的是,這部片曾找現任總統來看,同樣也沒有正面回應。其實,《不能沒有你》片尾勝利姿態的父親,剛好就是時下台灣情境的隱喻:找總統也沒有用,就固守溫柔堅定的生活堡壘,總有船首昂揚的勝利時刻。

 


武雄好朋友財哥是個很強的配角,和《海角七號》的強大配角群,同樣都為電影創造了多元細緻的層次感;父女親情停泊的港灣,神秘詩意如同《不能說的秘密》的浪漫隔世相繫。台灣觀眾「一直看,一直看,一直看」,看到了《不能說的秘密》、《海角七號》、《不能沒有你》等年度佳構,也看到了台灣電影和台灣文化力量的開創與活力。



下一張(熱鍵:c)

2009年9月1日 星期二

《不能沒有你》的黑白真實

下一張(熱鍵:c)



《不能沒有你》選擇黑白攝影,戴立忍導演自己的解釋包括避免讓片中許多油污和髒亂場景讓都市人或一般中產階級觀眾覺得不舒服從而影響其主體內容和核心情感,同時也是經費限制下可以強調的商品特色,以及不想過於剝削這個真實社會事件改編的故事等等。



        重點是,導演認為黑白比較貼近他想傳達的真實,這個真實經由黑白攝影這特殊媒介來呈現,成為富含影像詩意的高度風格化真實。本片特色之一的海底攝影,烘托女兒趴在船邊伸出頭巴望潛水工父親的漂漾身影,和她說「一直看,一直看,一直看」,就能看到水下父親武雄的神祕親情感應,濃濃的感性抒情風,和導演自承很喜歡的灑水車開過武雄好朋友身旁、水在路上漫開來的「比較抽離觀點」的場景,共同構成某種深情投入卻也旁觀飄逸的詩意語言風格。



        拍黑白片自有其相應的基本觀念與技術考量,找出準確的色調即為其一。導演提到演員的頭髮必須挑染,否則東方人的黑頭髮會變成沒有層次的團塊,而演員穿著五顏六色的衣服,像小丑一樣,如果看彩色劇照頗為滑稽,這樣的配色轉為黑白才有細膩的灰階變化。銀幕上壓抑靜沉的低調色澤,背後其實是輕揚飛舞的色系展演。



        如此的黑白影像活力及其在地社會內容,再加上此片主要語言的客語和Holo台語,讓人想起一九五O年代後期和整個六O年代產出大量黑白片的台語電影風潮,而這期間短暫衰微的原因之一就是五九年的八七水災,和《不能沒有你》正式上映前南部發生世紀水災有某種巧合。



        台語電影風行時,曾有文壇領袖譽為「台灣文藝復興」,充分展現活潑開創的在地文化力量,葉龍彥教授在《正宗台語電影史》(二OO五)裡表示:「在國民黨高壓統治台灣十年後,台語片有如春雷巨響…象徵著台灣社會文化的生命力有無比的堅韌性。」在此達賴喇嘛來台撫慰災民都要被政治消遣甚至消音的某種「民主高壓」時刻,或許《不能沒有你》溫柔堅定的生命詩意,也是象徵台灣堅韌生命力的一響春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