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8日 星期四

雙馬和雙英 Double Fantasy

美國和台灣的執政黨和在野黨聲勢同樣一消一長,領導人「雙馬」同病相憐在此間政論界也成為熱門議題,說兩人學歷和外貌等個人條件皆出眾,行事風格也都傾向溫和冷靜,面對反對陣營不會太激動或憤怒,然而其團隊決策施政模式卻總有一股菁英孤傲的氣息,對前朝執政團隊頗為不屑,彷彿自己是從零開始跳躍執政的政府,像古典希臘神話的維納斯一樣從貝殼誕生之始即為成熟美麗的全能女神。



        神話泡沫正一個一個破滅,美國與台灣「雙馬」都面臨人民或消極抵制或積極抗爭的嚴峻挑戰,兩人都創下歷任總統就職後認同度下滑速度的紀錄,而台馬比美馬更不樂觀,歐巴馬支持度尚有五成,最近一次遠見雜誌民調馬英九執政滿意度則只有兩成三,還不到歐巴馬的一半,對掌控國會絕對多數的執政黨立委評價更低,滿意度只有十八趴,形同對執政團隊行政與立法部門近乎全面的否定。



        「雙馬」也不約而同都面對女性反對人物人氣上升的強勁挑戰。美國前
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培琳女士自傳狂銷,聲勢鵠起,此間評論界有人讚許他堅持保守派價值,比許多男性領導人更有勇氣;也有人形容這位「風騷型」政治人物腦袋空空,沒有內涵。在台灣,總是一副都市上班族拘謹打扮的民進黨蔡英文主席,雖也遭到一些綠營人士對其領導風格過於軟弱的質疑,然而眾所矚目的「小英」崛起大致上是獲得相當普遍的社會輿論認同的,以上述民調為例,「小英」主席五成二五的信任指數超越「老英」總統逾一成,而培琳女士的聲望恐怕還沒有以如此幅度領先歐巴馬的實力。




「雙英」看起來都是溫和有禮的模樣,但在野人物調性或許可以用個人特質來呈現與發揮,執政者風格則主要是表現在政策制定與執行上的,於是我們看到了正常朝野領袖定性的翻轉:本該穩健治國的「老英」諸多施政如美牛、ECFA、疫苗與地方制度法修正等對外與對內民生政策皆屬突進暴衝,碾過了無數國民意志和常人自我防衛本能;而應是尖銳批判有理的「小英」則是溫吞和氣得可以,甚至說不要太苛責對手啦,只有她同情對手云云,雖然這話聽在對手耳裡滿刺耳的。




暴衝的執政黨主席與溫吞的在野黨主席,這種朝野性格反轉非典型景況,加深了馬政權的危機,因為在位者「老英」溫吞無著,只反襯其無能和虛浮,政策暴衝又與人民希望政局安定的期待為敵,反而是「小英」的溫吞成為在野挑戰的另類資本,節制低調的表面下流動著能量伏流,比明著來的咄咄逼人更具有潛在的威脅力量。



        幾年前溫吞的在野馬主席捲起千堆雪,幾年後溫吞的蔡主席也可能鼓動千層浪,而其背後的綠營在地多元文化力量根基更為靈動與持久,台灣藍營華人文化則編織為泛道統禮教珠串的浮華形貌,不似歐巴馬立足的美國藍營(民主黨)悠久紮實的自由主義傳統。




        「雙馬」震動、台馬尤烈的「雙英」演義,可做如是觀。



**刊於自由廣場 從「雙馬」看「雙英」

2010年1月26日 星期二

傳奇17 = 4+4+1(+4+4)

爭取民進黨大台南市長提名的立委賴清德陣營質疑,現任台南縣市長若再度當選,可能會連任十七年行政首長。就目前檯面上的可能候選人來看,新選區迎來舊臉孔的「十七年傳奇」,的確是年底直轄市長選舉,藍綠陣營都要共同面對的議題。




引起朝野激烈攻防的中國國民黨版「地方制度法」修正案,主要爭議點的縣鄉鎮長轉任直轄市區長設計,最後通過了排除條款,其中包括兩屆任滿者不得轉任。「地方制度法」修法過程和結果爭議極大,後續執行狀況和合憲與否仍在未定之天,但至少知道先把任滿兩屆鄉鎮長者排除續任,不讓原有任期限制的地方首長趁改制之便盤據官位。




這一波縣市升格當時民進黨批評的重點之一,就是為了配合今年底任期屆滿的北高市長,原任縣長得延任一年,違反了選民契約原則,台北縣還傳出陰謀論,說馬政府延遲台北縣長選舉,是要防止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回鍋拉下施政滿意度全台吊車尾的周錫瑋縣長,蘇貞昌還調侃說,很高興「滅蘇」成為台北縣升格關鍵的臨門一腳。




對民進黨而言,大台南市升格解決了去年縣長選舉分裂的燃眉之急,然而改制過渡若是必要之「惡」,又怎能藉以使力以成原應屆滿卸任的縣市首長再度參選之「美」?如此則積極爭取升格的首長未免有將自我利益極大化之嫌,消極接受樂觀其成者也有順水推舟難拒權力誘惑之態




民進黨地方首長如以台灣的國家視野自許,可以憑豐富的行政經驗,思考並指導行政區域劃分的區域發展合理性問題以及城鄉架構適切性問題,而不宜陷入中國國民黨充滿權宜考量的地制變革「紅利」之爭,民進黨籍諸位兩任屆滿縣市長,都應審慎思量。




中國國民黨對此兩任屆滿原應卸任的議題,也是一樣馬馬虎虎,看台北市長胡志強對參選大台中市長欲拒還迎,馬英九說胡是很好人選即可知一二。胡市長曾說自己是黨內的烏鴉,會說一些黨中央不喜歡聽的話,如果胡市長果真參選,等「十七年傳奇」說發酵,就等著選民說他不喜歡聽的話,比烏鴉還要黑得發亮啊! 

2010年1月23日 星期六

中華民國百年狂想曲 ROCROC...... : Rhapsody of Centennial Republic of China

關於「中華民國」,陳芳明說,民進黨參與中華民國憲法規定的選舉遊戲,且曾執政八年,已經擔負起中華民國主權的責任;林濁水說,台獨人士參加國會改選和總統直選,強化了中華民國的合法性,而相對於中國國民黨全面放棄一中各表,陳菊舉辦世運會更讓中華民國在國際和兩岸場合復活;李筱峰說,參選公職就是替中華民國背書是似是而非的言論,進入體制內一樣可以改變體制,贏得選舉即可撤換中華民國舊體制。



面對「中華民國」,從陳芳明的欣然認同,到林濁水點出台獨人士的尷尬,再到李筱峰的體制內造反,代表台灣派立場認可或包容「中華民國」的系列光譜,其折射出的「中華民國」近三十年圖像分別是:陳芳明眼中氣象非凡、萬象更新、發展再發展的中華民國;林濁水眼中因台獨蓬勃發展而和台灣關係進入最複雜尷尬階段的中華民國;李筱峰眼中城門大開讓人進去推翻自己的中華民國。



陳芳明的「中華民國」駐顏有術,是愈老愈美麗的百年妖姬;林濁水的「中華民國」年老色衰,但隨時可以吃大補丸恢復元氣;李筱峰的「中華民國」則是個老番顛,嘴巴開開讓人來消滅自己。



這三個「中華民國」,看來都不太自然,有點詭異。



陳芳明的「中華民國」快樂頌,禮讚一塊所有台灣人都可安身立命的應許之地,只是不知是否假宗教的假先知;林濁水的「中華民國」詠嘆調,唱出一段詭譎多變的恩怨情仇,只是不知是否終歸於痛苦幻滅的歷史劇場;李筱峰的「中華民國」滑稽曲,是召喚台獨的顛倒福音,只是不知是否太嚴肅正經,只能正步恭謹歌詠,不得爬跳耍酷耍花腔。



「中華民國」百年狂想曲,只怕台灣人聽得耳根難清靜吧!



reading:



藍綠對話──在中華民國基礎上  陳芳明

udn 2010/01/22




台灣的政治文化愈來愈窮困,窮到只剩下選舉。兩個政黨的聰明才智,盡耗於斯。無盡的對決,無止的輸贏,使台灣的歷史視野與國際視野都受到阻斷。縣市長選舉才結束不久,立即又有三個立委改選;緊接而來,又是四個立委補選。休養生息還未充分恢復之前,五都選舉又要鳴槍開跑。繼之而來的,赫然又是總統的大選。陷在選舉的漩渦裏,朝野兩黨永遠處在緊張對峙狀態,民間社會也不斷捲入藍綠對抗的波濤。


各提願景 兩岸議題放最後


馬英九總統發表元旦文告的同時,蔡英文也公開一封寫給民進黨的信。兩篇文字顯示,兩黨都有意要為台灣帶來願景。但是其中傳達的信息,似乎無法抵禦即將到來的選舉風雲。民進黨雖然在野,蔡英文承諾將在今年提出「十年政綱」,這是值得注意的事。


民進黨在過去也提出許多政策報告,卻很少以十年為期。十年之約,當然是指在二○二○年實現。十年政綱涉及的範圍極廣,包括台灣的地位、產業的創新、財政的平衡、高齡化社會方案、國土規劃與永續發展。其中把兩岸議題放在最後,從這樣的位階可以窺見民進黨思考的方向。


馬總統的文告,重點放在經濟投資與政治改革之上,兩岸議題的位階也是放在最後。「不統、不獨、不武」的重申,再次彰顯國民黨的基本態度。其中有一信息只是輕微帶過,卻值得重視,那就是馬總統願意與民進黨溝通。這個問題至關緊要,國民黨有必要在今年達成任務。選舉洪水蓄勢待發,一旦選戰席捲而來,兩黨各自表達的願景,可能不久就要淡忘。


既有交集 何不快務實討論


重新閱讀兩黨的元旦談話,可以發現各有所偏。民進黨在十年政綱裏並未觸及台獨議題,國民黨的元旦文告則未提到統一問題。蔡英文說的是「兩岸政治定位」,馬總統則強調中華民國主權獨立。在這個議題上,朝野兩黨其實已有對話基礎。民進黨曾經執政過八年,已經擔負起中華民國主權的責任,在十年政綱裏避開中華民國的存在問題,顯然有逃避之嫌。遠在二○○四年,民進黨就已承認在未來二、三十年,並沒有更改國號的能力。政治是務實的,民主是負責的,民進黨對於中華民國不能永遠沒有積極的態度。


統一與獨立,都不是現在政治領導人能立即完成的任務。但是為了未來的虛無飄渺的問題,兩黨都揹負重大的包袱。朝野既然都已參與依照中華民國憲法規定的選舉遊戲,為什麼不能務實地在中華民國的基礎上展開對話。國民黨強調改革,需要的是能力;民進黨提出政綱,需要的是信任。兩黨若是不願逃避責任,就應該坐下來討論國家定位的問題。全球化的浪潮,中國的崛起,正迫切挑戰台灣的命運。兩黨的使命,不應該只剩下選舉,歷史視野不應該只到二○一二,國際視野不應該只剩中國。創造驚奇的,不只是民進黨,也應該是中華民國。


(作者為政大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長) 





民國九九/國家認同與兩岸關係
【林濁水】

中華民國和台灣 百年恩怨情仇2010-01-04

 百年歷史的前夕,中華民國度過了九十九年中最暗淡的元旦。升旗典禮中不只在野黨缺席,執政黨諸大老連宋王吳也全部看不到。令人不禁為首肇建東亞第一個反帝、民主共和國的中華民國感嘆不已。

         中華民國百年,和台灣歷史的連結則更久。其間彼此關係詭譎多變令人驚奇,約略勾勒如下:

一、台灣是中華民國倒滿建國基地 

        一九○○年偉大的革命家孫中山,利用八國聯軍之亂到台灣和兒玉總督達成密約,由總督支援在台灣遙控惠州起義。故事曲折,但情節多半被後來的中華民國政府刻意遺忘 



二、台灣是中華民國的外國;中華民國是台獨運動基地和庇護所
 

        一九一二年首率二千印尼華人回國革命的同盟會員羅福星,到台進行武裝台獨運動,在轟動一時的苗栗事件中有千人被捕,他臨刑高歌「台灣獨立漢旗黃」,慷慨動人,義薄雲天。

        日帝侵華佔領了東三省後,一九三五年中華民國為展現收復的決心,公佈五五憲草,列舉所有失土,但其中不包括台灣;一九三六年頒佈國大選舉辦法,也包括滿洲但不包括台灣,並把台灣和歐美並列為選出旅外僑民代表的外國地方。 

        這時國共都支持台灣獨立,於是台灣抗日志士紛紛投奔中華民國組成不下十數個宣揚台獨的社團,中華民國成了台獨運動的庇護所。 



三、
中華民國剩下台灣並成為台獨鎮壓者 



        二次大戰末期中華民國政策大轉彎,從支持台獨變收復台灣鎮壓台獨。然而很快退守台灣,命運最捉弄人的是,中華民國放棄台灣時擁有中國大陸,等到擁有台灣時卻喪失了中國大陸,像是兩者只能選一個似的
。此後台灣民主運動和台獨一併受鎮壓,同時在文化上採去台灣化策略。直到刑法一百條修改,對台獨鎮壓才結束 

        在蔣介石時期,台灣是反攻基地,是國家施政的工具,而不是目的;到了蔣經國十大建設開始,台灣轉變成施政的目的,用人政策開始本土化,大幅拉近中華民國和台灣的距離,但文化政策上仍延續去台灣化的方向。 



四、
中華民國成為台獨蓬勃發展之地 

        國會全面改選,文化上回歸本土文化之後,台獨支持者急速上升,據TVBS調查已達百分之六十八,從此中華民國和台灣關係進入最尷尬的階段。 

        撤退來台後第廿三年,聯合國二七五八號決議文判決中華民國已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在國際上已失去正當性和合法性,幸而在國內賴戒嚴體制維持了合法性,不料民主化後,正當性卻因台獨上升而重挫;然而台獨人士也同樣尷尬:國會改選,總統直選雖使中華民國政府從大中國代表性轉移到台澎金馬,但因為自己的參選使中華民國的合法性強化了。不只如此,當國民黨諸大老甚至總統在國際和兩岸場合全面放棄一中各表時,中華民國反而透過陳菊舉辦世運會而在國際和兩岸場合復活。於是中華民國和台灣關係進入了最複雜難解的階段。

       台灣和中華民國,百多年來關係這樣詭譎多變,幾乎全在英雄豪傑的估算之外,在回顧之餘,由不得人不謙沖地覺悟,未來要走入坦途,註定不是容易的事。帶著這樣的認識迎向一個未來的百年,我們固然不能放棄站在人類普遍價值的立場上去面對未來,但也必然要謙沖地面臨未來必定仍然是嚴厲的考驗

 聯合報/A13/民意論壇】





李筱峰專欄

城門有開,何必爬牆?
2010/01/17

拙文〈從選後的心情說到所謂「體制外」路線〉發表後,引起一些誤會與混淆,我迫不及待要先澄清的是,我敬愛的「楊媽媽」楊劉秀華女士在〈大家做伙來 台灣起新厝〉一文中的誤會。


楊媽媽用「起新厝」來比喻,她認為主張「體制外」的人,是要將舊房子(中華民國)拆掉,重新蓋新的房子(台灣),而「體制內」的人只是要把舊房子修修補補就好,這真是天大誤會!楊媽媽將「目的論」與「方法論」混淆了。我們討論的所謂「體制外」「體制內」路線,是就「方法論」而言,而非「目的論」,我們的目的並無二致,誠如楊媽媽引用楊基銓先生生前之言:「要使台灣真正主權獨立,脫離中國的糾纏,確保台灣安全,唯一的方法就是將台灣與中華民國劃清界線…,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並制定符合台灣實情的憲法,…台灣才能真正成為主權獨立的國家。」這不正是我長期寫文章、參與社團運動、參加街頭運動的主要目的嗎?


至於如何完成這個目的呢?楊媽媽繼續引楊基銓先生的話,正好提出解答:「需要先獲得台灣全民的共識,亦需說服世界上的主要國家,而此工程並非容易。但無論如何,除此之外別無他途,只有靠大家加強努力不斷宣導,不斷呼求,同心合作才能促成。」楊先生所說的「除此之外別無他途」的「不斷宣導,不斷呼求」的方法,不正是「體制內」的方法嗎?


楊媽媽又舉例說:「此次民進黨立委補選揮出全壘打,證實有不少人民覺醒,好像是新的建造機器到了,工程會進行得更快…」楊媽媽舉這個透過贏取選舉來進行建國工程的例子,不正是「體制內」路線的最好例子嗎?


講了老半天,原來咱都是自家人,那麼咱到底在爭論啥?原來問題出在「體制外」的語義與界定。


除了前述「目的論」與「方法論」的混淆之外,還有人誤以為「體制外」就是指遊行示威的街頭群眾運動。有了這個誤會之後,便進一步誤會我反對街頭運動。其實在民主國家裡,示威遊行本是人民的權利,是屬體制內的。我自己也常參加示威遊行,豈有反對之理?


我不僅不反對示威遊行的群眾運動,即使真正屬於體制外的行動,我也不必然反對。例如,提倡不服從論的梭羅,為了抗議奴隸制度,寧願坐牢而拒繳人頭稅;一八七二年的美國女權運動家S.B.Anthony為了爭取女性投票權而甘願違法被捕,喚起全國注意;甘地以「不合作運動」數度從容坐獄來喚醒印度人對印度獨立的關心。這些體制外的運動史,我都津津樂道。


所以我並非完全反對體制外路線,我只是發現許多嘴講「體制外」的人不僅無真正體制外行動,卻反而以此來否定體制內路線,以致造成獨派陣營的相殘內耗,這才是我擔心的。君不見獨派之中常有一種似是而非的言論,認為參選公職就是替中華民國背書,因此呼籲不要投票。這些朋友完全不知道進入體制內一樣可以改變體制。傅雲欽律師在答覆朋友來信提到「體制內革命」,即是此意。試看中國辛亥革命,當革命行動一起,清朝許多新軍搖身成為革命軍,原為清朝軍官的黎元洪,搖身成為革命軍領袖。專制時代尚可如此,民主化的台灣,當然更能進行體制內革命。


有位海外鄉親來信要我認清台灣還沒有民主政治,這又扯遠了。已被「自由之家」列為自由國家的台灣,今年的政治自由度還升至第一級。起碼我們今天總可以自由投票吧!如果能像楊基銓先生所說「不斷宣導,不斷呼求」,喚起全民,贏得選舉,中華民國舊體制何憂不能撤換?何需空談體制外,指責體制內,而相殘內耗?


城門有開,就走城門,不必爬牆,更不必撐竿跳耍酷。


(作者李筱峰現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http://www.jimlee.org.tw












2010年1月20日 星期三

石破天驚的無能旋風 Ma Twister

繼去年十一月的美國地方首長選舉,執政黨民主黨輸了維吉尼亞州和傳統票倉新澤西州的州長等重要職位後,因參議員愛德華甘迺迪去世而進行的民主黨重鎮麻州補選,再度由共和黨勝選,布朗(Scott Brown)成為一九七二年以來麻州第一位共和黨籍參議員,使得歐巴馬努力推動的健保改革方案,將在國會再生波折,也代表歐巴馬聲望持續下挫的趨勢。




在台灣,執政黨中國國民黨也陸續輸掉一些重要地方首長職務以及補選的國會立委席次,和美國一樣代表民眾對政府推動的主要政策以及整體社經形勢的不滿。繼民進黨贏得指標性的宜蘭縣長選舉之後,中國國民黨傳統票倉台東縣更產生了首位民進黨立委,將使馬英九努力推動的中台經濟協定ECFA增添變數,也代表馬英九持續低迷不振的民望。




美國和台灣的執政黨和在野黨聲勢同樣一消一長,政治對立壁壘分明,在此間評論界也產生了有趣的共振反應。以時下聲勢鵠起、自傳狂銷的前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培琳女士為例,林博文先生以「庸俗肥皂劇」為題評論,說她是「風騷型」政治人物,腦袋空空,沒有內涵,沒頭沒腦,是無知選民擁戴出來的,代表美國政治傳統的反智傾向。另一方面, 曹長青 先生則讚許她堅持保守派價值和共和黨理念,痛斥歐巴馬的左傾政策,比任何共和黨男性領導人更有勇氣,體現了美國人看重的領袖價值。




一樣的培琳,可以那麼卓然有型,也可以那麼劣質不堪。 林博文先生著有《黑旋風歐巴馬》和《1949石破天驚的一年》,看他的文章裡對抵制歐巴馬施政的共和黨的厭惡與不屑,也真是「擁馬」氣勢驚人的「石破天驚」表現啊!




        曹先生問的「穿裙子的能不能當總統」,似是對台灣最大在野黨主席堅持理念、敢做敢為的深切期許,而 林 先生指培琳「根本不能談問題,一談就露馬腳,就鬧笑話」,她「有沒有能力治國」對支持者來說不是問題,總之「尖聲嗲氣的」讓支持者「很爽」,這些描述卻活像在指涉前年台灣總統大選另一波「擁馬」風潮似的。



        只是,這樣的「庸俗肥皂劇」在美國還只是林先生所謂的在野「庸俗點綴」,在台灣則已經是前進總統府「石破天驚」的「無能旋風」了。

2010年1月19日 星期二

完全偏執 All Blue Absurdity

有關近來對民進黨五都市長和市議員選舉初選採用「完全民調」制的討論,所謂「黨員派」與「民調派」之爭,總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論。



        政黨本其政治理想與主要政綱,原本就必須先取得黨員共識,再爭取整體社會民眾的認可。一個主要政黨,必然會有充分的自信,相信自己的核心主張和廣大民意必有相當的重疊。



        民進黨初選的三成黨員投票和七成民調結果比例,倚重一般民意的設計,屬於早年民進黨草創時期黨員較少時的暫行措施,民進黨茁壯執政後,不免要有所變革。



       民進黨 初選排藍民調的設計,形同在一般民眾之間徵求準黨員或潛在黨員的意見,調降一般民意比例,回歸初選展現黨內共識的初衷,這是對小黨時期權宜之計的檢討,是合理制度變革的一環,現在民進黨內部出現強化初選黨員連結的呼聲,應做如是觀。



        中國國民黨號稱大黨,卻反過來學習小黨的機制,初選也行三七制,其實是很古怪倒退的做法。許多藍媒評論,也是一樣顛倒錯亂,一個勁的讚揚民進黨初選改採「完全民調」制。



        他們說,二OO七年民進黨大敗,一大原因是排藍民調,民進黨員是綠,排藍民調也是綠,產生的候選人極易「劣幣驅逐良幣」。這樣的看法,豈不是說綠的民意只能產生「劣幣」,一定要混合些藍色才會有「良幣」?



        這樣的立論基礎非常偏執,請看大量藍色民意產生的當選無效民意代表,或者支持度低迷的現任總統是良幣還是劣幣就一清二楚。



        這樣還不夠,如此偏執的言論更進一步去玩偏執的文字遊戲,說「完全民調」讓民進黨可以面對「完全」的台灣、「完全」的兩岸、「完全」的全球化,擺脫「不完全」的封閉境況云云。如此不知所云的「完全偏執」藍色立場,才是讓人「完全驚嘆」的完美演出啊!



reading:

排藍民調vs.完全民調

【聯合報╱黑白集】2010.01.16




民進黨決定,年底五都選舉的市長候選人提名,大高雄與大台南採完全民調,台北市、新北市及大台中則採徵召。市議員的提名可能也以完全民調產生。


民進黨從二○○七年立委選舉的「排藍民調」,轉變至如今的「完全民調」。這是一個大幅度的變革,值得肯定。


二○○七年立委選舉,民進黨大敗。看來是敗於單一選區制,其實也是敗於排藍民調。民進黨一方面維持人頭黨員投票,另一方面又進行排藍民調。人頭黨員是綠,排藍民調又是綠。經此制產生的候選人,極易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較難禁得起單一選區制的考驗;民進黨遂告大敗,僅得二十七席。


如今五都選舉的提名辦法是,完全不採人頭黨員投票,且採不排藍的「完全民調」。原因之一是,法務部已將「養人頭黨員」列入查賄目標;民進黨應當向法務部鞠躬致謝,謝謝法務部給了他們一個擺脫人頭黨員的正當理由。


民進黨因人頭黨員及深綠極獨的支持者而興,亦因他們的挾持而衰。民進黨一方面受他們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受他們的拖累。但要在提名制度上擺脫人頭黨員不難,而欲在社會層面改變深綠極獨者的思維卻非易事。對民進黨來說,這或許不僅是五都選舉提名制度的變革而已,而應視為其調整體質、變化氣質的契機。


民進黨始終將自己封閉在一個「不完全」的境況中,排藍、去中國,逃避全球化;如今的「完全民調」,其實只是使民進黨面對「完全」的台灣、「完全」的兩岸,及「完全」的全球化的第一步,且只是一小步。



2010年1月18日 星期一

城門走不走

台派陣營論述「體制內」與「體制外」,有時候是「議會路線」與「街頭路線」之爭,有時候是「老台獨」與「台獨新貴」的區隔問題,有時候是參不參與「中華民國」體制或者對「中華民國」的認定問題,總總說法,代表台灣國家形塑與民主發展歷史的複雜幽微內涵。



        例如,李筱峰教授說,許多講「體制外」的沒有真正體制外行動,反而藉此否定體制內路線,以致造成獨派陣營相殘內耗。陳茂雄教授說,部分台獨新貴不督促綠營的品德瑕疵者,並為之詭辯,對綠營有不同主張的人嚴厲的圍剿,好似要分裂綠營。



        對綠營不同主張者嚴厲圍剿,造成「相殘內耗」,一般都歸疚於比較不認同「中華民國」體制的「體制外」主張者。其實,擁護「議會路線」的「體制內」論者,撻伐綠營不同主張者的嚴厲程度,也毫不遜色,例如前新潮流系或「穩健台獨」論者拋出「激進」和「冒進」等非理性意識形態標籤,李教授和陳教授上述的批判,也非常冷冽,對阿扁更是有志一同厭惡有加、咬牙切齒,反倒是「喊衝喊打」的「體制內」論者比較柔性,對扁案的感覺比較錯雜,沒有明顯的仇扁情緒,不過在陳教授眼中這是對品德瑕疵者的「詭辯」。就扁案而言,主張應予以否定並嚴厲圍剿而不惜造成綠營分裂相殘的,並不是「激進」、「冒進」的死硬派人士。



        對於所謂中間人士或不統不獨派的看法,也是爭議點之一。訴求和吸納這些人自然可以擴大台派版圖,但其實所謂不統不獨或不藍不綠的「中間」點,常常不是立於兩端等距的「客觀地理中點」,而大都是立場趨從變動調整的「主觀心理中點」,這種政治意識的無根特性是否必須由政治意識核心群來影響和感染,是可以討論的話題。



        李教授的「城門已開,就走城門」比喻,其實是再一次強化其他「爬城牆」和「撐竿跳」的人非理性的小丑形象,根據「連結台灣各派主張、建立台灣共同陣線」原則,綠營各方應求同存異,避免罵太兇或嘲諷太過。畢竟,太多人走城門,也是會被擠去撞牆的。

2010年1月16日 星期六

眺望台灣 Taiwan Faraway

日本前駐台代表齋藤正樹因「台灣地位未定」言論去職,新任代表今井正在東京受訪表示,根據舊金山和約,日本放棄對台灣所有權利,對台灣法定地位沒有獨自認定的立場,而日方在齋藤代表發言後也已重申「有關台灣的法律地位,日本政府不持任何立場」。



        從「日本主張台灣地位未定」到「日本的台灣地位主張未定」,看來像是排列組合文字遊戲,卻是馬政府念茲在茲的奧妙心法。



        今井正沒來過台灣,只在沖繩的與那國島「眺望」過台灣。他「眺望」台灣的工具,也包括現正在日本上映的《海角七號》,還像個影迷似的說要去片中場景看看,說以後將融入台灣人的生活,用台灣人的角度來看台日關係。



        魏德聖導演用台灣人的角度來看六十年前日本統治時代結束時的台日關係,他說那是一種「愛恨夾雜,難以分辨」的矛盾情緒,一個時代就這麼平和結束了,台灣人不知道該愛,還是該恨,在魏導眼中,那是一個帶著遺憾的愛恨交織碰撞的結果,但「新舊一定可以有個完美的和解」。



        諷刺的是,喜愛《海角七號》的今井正先生因緣際會來到台灣,就是缺乏台日政府之間「完美和解」的結果。《海角七號》在台灣成為全民運動的狂飆時期,有位中研院的學者,批評其中台灣被日本殖民的慾望,質問「台灣人的主體性」在哪裡,《海角》「似乎還隱藏著對一九四五年以後中華民國/國民黨統治的有罪控訴」,「台日苦戀戲碼,似暗示『台灣』與『中華民國』的『和解』仍遙遙無期?」



        即使如這位學者所說,「《海角》的選擇,是與想像中深愛台灣的日本結合」,即使台灣人真在《海角》裡對「中華民國」統治進行有罪控訴,為什麼這些都不能成為「台灣主體性」的內容?這個問題,其實已在學者念茲在茲的「台灣與中華民國的和解」裡找到答案。



        「台灣」與「中華民國」可以和解嗎?「日本時代」早已結束,「中華民國時代」仍朝朝暮暮,對於代表台灣人意志之一的「台灣地位未定」看法,不理不睬,不以為然,不假辭色,如此怎能有「完美的和解」?



        中國國民黨政府,應該不要再「眺望」台灣,也應該融入台灣人的生活,用台灣人的角度來看「中華民國」吧!

2010年1月14日 星期四

台灣文化支流「中國風」Singing China like a Taiwanese

馬英九在「治國週記」提到,台灣的「正統漢字」使得年輕人可以直接讀古代經典,周杰倫的歌曲也將古代文學轉化為流行文化,成為台灣的一個重要價值云云。




周杰倫的《青花瓷》橫掃金曲獎最佳詞曲和年度歌曲大獎,其代表的「中國風歌曲」是華語流行音樂市場的時尚指標,並非來自一個直接上通遠古的文學傳統,而是得自台灣在地環境對「中華文化傳統」的轉化力量,具有特殊的台灣創意性格。




 看得懂「正統漢字」(應為「傳統漢字」比較適切),不見得可以或願意「直接」讀古代經典,這不管在台灣、中國或世界各國都是語文學者和漢學家的專利。台灣年輕人「直接」接觸的,就是一個「傳統漢字」的使用環境,連拼音都是漢字偏旁的ㄅㄆㄇㄈ,在學校要唸更多古詩詞和文言文。




這種「老學究」傾向,如今躍上流行最前線,不只國學老夫子賣力擁護,也獲得其他流行文化指標人物的讚許,例如從網路小說崛起的暢銷作家九把刀很喜歡《青花瓷》,曾說若不是高中時為了考試被迫背誦古文,就無法靠這時期的文言文基礎抓住古代的氛圍云云。




這種帶有強迫性的「古代氛圍」,形成台灣主流文化裡的「中國風」支流,呈現出來就是周杰倫歌曲裡潑墨山水的意象中國、詭譎奇幻的異境中國、神話虛擬的縹緲中國,歌者甚至要「把山河重新移動」(《龍拳》,2002,展現強悍的自我認同。所謂「中國風」,其實是一種台灣在地的文化想像。  




        林懷民曾表示周杰倫的歌詞聽不出在唱什麼,卻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風格。這種「含糊其詞」的「古代氛圍」,表現在去年九月在國家劇院連續三週完整演出的雲門舞集「行草三部曲」,就是林懷民所謂「氣韻生動」的意境。書法是跳舞的一個方向、一個話題、一個藉口,舞作抽離開古典書法本身的藝術內涵,其美學高度來自和台北故宮收藏的古中國書法作品的一種創造性的距離。




        而「中國風歌曲」的特色,也在於其和古中國文學的一種「創造性的距離」,「中國風」不外是唱歌的一個方向與藉口,將「中華文化」縹緲化與奇幻化,和「中華文化傳統」沒有直接無礙的傳承關係,而是台灣的在地創意演化。




「中國風歌曲」的「台灣價值」,應做如是觀,展示「台灣為主,中華為輔」的文化創意成果。  





extended reading:



<果然有話>漢字打結(張大春)

2010年01月05日蘋果日報

 

新年元旦,15名官爺們兒齊集中正紀念堂廣場(版主按:應為"民主紀念館"),由總統親率,大筆揮毫,寫下「盼展鴻圖,福虎生豐,漢字文化,屢創新猷」的祝願,馬英九沒忘了替他之前的「識正書簡」圓圓場,發表了一席「若不提倡正體漢字,恐受中國大陸13億人口影響」以及「如何讓正體字永續發展是極大挑戰」的空話。就是那個早晨,我在幹嘛呢?我在和女兒的國語文習作奮鬥。


她新學了一個字:「甜」,考我:「『甜』是什麼部首?」我說應該是「甘」部,她不服氣,說:「為什麼不是舌部?」我說:舌部的字大多數都應該和舌頭的動作有關,接著我寫了舐、舔、舑等幾個字,說明部首與漢字意義的關係。然而她也有她的理:人身上能感覺到甜的部位就是舌頭,為什麼「甜」字不能屬於舌部?這就好比大冬天跳進一水池,究竟該說:「我好冷」還是「水好冷」比較正確呢?


這不是什麼艱深的問題,孩子們也當然不能憑天生的想像去了解:原來「甘」字就是一個舌頭的寫生(也有古文字學者望形得義,認為此字外形不是舌頭,而是『口』,口中所含之『一』即指美味之物),在《說文》所歸納的「六書」中,這種造字的方法被稱為「指事」。顯然,「甘」這個字從「美味」引伸出去,而增添了許多意思,包括「嗜欲」、「寧可」、「喜好」、「和悅」等等。「甜」則是在「甘」的基礎上明顯晚出了千百年的後起字,所表達的,就是糖、蜜、蔗……之類食物所能喚起的味覺。我琢磨良久,也和孩子一塊兒查找了家中所有的字典詞書,卻發現:倘若我不能提供文字學上的發展軌跡,根本不足以在最簡單的思維基礎上說明任何一個字的根本意義;而孩子的「總結陳詞」則是:「你說這麼多幹什麼?」 



漢字危機在於教育



在你我所熟悉的教育體系裡,老師和學校的目的是讓孩子們熟悉用字,然而即使是九歲的孩子也可能糾結在一個簡單的字背後所蓄積的知識和思考內涵上。通常,做家長的只能說:「老師說了算。」老師則說:「教育部部頒的字典說了算。」部頒字典說什麼呢?它什麼也不說,只告訴你一個「標準答案」。是的,我們的孩子打從一開始認字起,就只有時間學習「把字寫對」,或者是「不要把字寫錯」,直到大多數的我們成長、畢業、遠離考試、在極簡的用字活動中逐漸老去,終此一生,也只能就實用功能層面認字而已

    質言之:漢字傳承真正的危機並不是繁體、簡體使用人口的大數趨勢,也不在兩者解說、筆法的優劣高低,而是明明浸潤於繁體字學習環境的我們根本沒有一套有效利用繁體字龐大文化訊息的教學系統和思辯訓練。換句話說:若不徹底以嶄新的、靈活的以及科學的手段將文字學「下放」到基礎教育的環境裡,成為國民思維體系的一部分,繁體字的認知傳統會比簡體字還要簡陋。


人們在歲首之日跟著大人物祈願:要提倡漢字、為漢字申請世界遺產、當眾揮毫,這是病入膏肓之後打嗎啡針解痛的自慰儀式,參與者當然無能扭轉大眾失語無文的現況和遠景。真要讓漢字變成僅供世人瞻仰的遺產,那麼漢字一定是要先被無知的人們搞死的──大人物揮毫只是一個悼祭的裝飾和諷刺而已。

2010年1月9日 星期六

體制內外皆台灣 Taiwan In and Out

台派陣營對所謂體制內」與「體制外」的討論,或說是「議會路線」與「街頭路線」之爭,大半是源於對「中華民國」的觀感問題。如果覺得「就湊和著用」,「台灣也可以是中華民國」,那麼就會傾向「數人頭」的「體制內」選舉路線;如果對「中華民國」認同度太低,對「中華民國」的存活狀態有其定見,就不會排斥有可能「打破人頭」的「體制外」對峙路線。



        這裡面有一些有趣的現象。例如去年底民進黨縣市長選舉表現不錯,獲得「體制內」的成果,但主張「體制內」的人似乎頗為保留,像李筱峰教授就只覺得「聊堪告慰」,並強調不會「歡欣雀躍」,反倒是其他不那麼信奉「體制內」的人可能還比較開心,有滌盪胸懷之感。可能因為看重「體制內」,所以對「體制內」的表現要求特別高,也是實事求是、精益求精,然而如果胸中塊壘積鬱過久,老是覺得成果不夠好,「擠不出一點喜悅」,實在有損身心健康。



        另外,「體制內」論者似乎都對阿扁甚為厭惡,談起來咬牙切齒,倒是「體制外」論者沒有明顯的仇扁情緒,對扁案的感覺比較矛盾錯雜,形成「體制內」的阿扁和「體制內」的阿扁兩樣情。「體制內」的阿扁總統,是穿著「中華民國」外衣的惡魔;「體制外」的阿扁,是被選擇性送上刑場的台灣領袖。



        其實,不管是「體制內」還是「體制外」,台灣是個更大、更高、更普遍的領域,「中華民國」體制內是這個台灣,「中華民國」體制外也還是這個台灣。「中華民國」體制內有身分證、健保卡、文憑、護照,「中華民國」體制外也還是會有身分證、健保卡、文憑、護照,這些本來就是台灣人民應該要有的東西,由「中華民國」來給也就是借花獻佛而已,台灣人不必選擇立場,用之可也。



        台灣有台灣的高度,台灣人有台灣人的勢頭。《台灣大劫難:2012不戰而勝台灣》作者袁紅冰先生有一段話:「中共與台灣的矛盾完全超越族群和地域利益的衝突,也不限於所謂主權之爭;自由的台灣與中共暴政之間的矛盾屬於最高哲學層次,乃是自由人與奴役者之間的交鋒。」那超越性的哲學思辨層次,不分體制內外,就是台灣的一種高度與勢頭。

2010年1月4日 星期一

2010唸法 Proper Ways to Pronounce 2010


2010年英文怎麼唸?有人唸成「兩千加十」(two thousand ten),有人唸成「二十加十」(twenty ten),美國有個正確文法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Good Grammar)指出應為後者,主持人之一的托里葛列(Tom Torriglia)據稱正在寫一本書叫《文法警察不睡覺》(The Grammar Police Never Sleep),他說如同二十世紀的年份都唸成「一九什麼」的,而「一九」接著是「二十」,不是「兩千」,所以二十一世紀的年份應唸成「二十什麼」的。




對很多人來說,2010年怎麼唸是很瑣碎的事,不值得太多關注,尤其言之鑿鑿的「正確文法」擁護者所謂的「警察不睡」說法,讓人想起「殺很大」的演藝新星瑤瑤的提神飲料廣告詞「你累了嗎」、「不讓你睡」,更讓相關議論顯得滑稽。儘管如此,其中卻也呈現出社會語言習慣的運行軌跡,如同托里葛列說的,從「一九」到「二十」,是清楚明白的邏輯問題,然而從二十世紀到二十一世紀,就像電腦千禧蟲自動發作一樣,本來唸「一九」、不唸「一千九百」的,卻拋下數字邏輯而唸成「兩千」,其實也是一種語言認知邏輯所致。




台灣語言的年份唸法是按單字一個個發音,沒有上述問題,但同樣有「2010年怎麼唸」的問題,而且相關的滑稽或嚴肅的社會語言學趣味一樣不缺。例如,馬英九的唸法是「改革奮鬥、台灣再起」的一年,在這政黨輪替的第三年,領導者還在鼓吹台灣「再起」,那前兩年是「倒了沒起」、「倒了起不來」、還是「倒了就倒了,等兩年再起」?看來台灣人民真要讓馬政府提提神,「不讓你睡」!



        而《中國時報》的2010唸法是「民國九九,台灣久久」,想到民意低迷的「九」政府要從「九九」年「久久」執政下去,這樣的九九重陽神功唸法,倒是很有驚悚效果的。




另一個集滑稽和驚悚邏輯大成的2010唸法,是馬英九市長時代的文化局長、現為台灣大學主秘的 廖咸浩 先生貢獻的,他說「中華民國建國正式進入一百年」,「讓中華民國亮麗的展開下一個一百年,並有尊嚴的永續存在於天地之間,甚至成為華人下一個千年的典範」。



        這樣的百年千年乾脆再外加萬年億年紅利的地久天長、海枯石爛唸法,其無比「正確」的程度,大概會讓從不睡覺的語言警察也能安心入眠了。


 


2010年1月3日 星期日

海角七號不能沒有你,楊德昌Can't Be Taiwan Films without You, Edward Yang

連續兩年最重要的年度台片,也就是《海角七號》和《不能沒有你》,導演魏德聖和戴立忍都以楊德昌導演為最深刻的影響力量,這是巧合嗎?



        楊導和侯孝賢並列一九八O年代的台灣新電影大師,一知性一感性,一都會一鄉野。楊導像個台北影像詩人,在英文名為「台北故事」(Taipei Story)的《青梅竹馬》(一九八五)、《恐怖份子》(一九八六)、《麻將》(一九九六)和《一一》(二OOO)等作品中,呈現會都的荒涼與哀愁。和楊導比較,侯導對台灣影人的感染似乎偏向某種氤氳的「氛圍」,楊導則是顯現根植於一種心理結構的「意理」。



        另一位台灣大導李安,則對比出更清楚的意向差異。李安曾於回台受訪答覆有關國家認同的問題,表示受台灣土地涵養,但他的文化認同是父親從中國帶來的中華文化。李安說「欠台灣一部電影」,楊導則對台灣在地社會面貌多所探索。如二OOO年坎城最佳導演作品《一一》,描述一個台北中產家庭,飾演爸爸的吳念真回去日本重溫昔時戀情,呼應吳念真自己導演的《多桑》(一九九四)裡父親的日本情結,嵌入媽媽、兒子、女兒等共四線發展的緊密架構,形成有關一個本省籍老爸和外省籍老媽家庭的一部十分溫暖深邃的作品。



        楊導對在地歷史文化多了不少理解與呈現,一部分源自對自己外省子弟社會位置的認知。影人黃建業先生和楊導有段訪談,收錄在《楊德昌電影研究》(一九九五)一書裡。楊導自述,於一九四九年一歲半左右隨父母從上海來台,住在台北市城中區,和大安區的交界處,「和眷村本身沒有關係」。楊導的父親任職中央印製廠,母親在中央信託局,都是公務員。楊導表示,台北市有許多政府單位,因此,公教子弟非常多,而公教和眷村的家庭背景差異頗大,「只是沒有人討論」。



        楊德昌獻給父母親那一代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黃建業先生評為 「確切地書寫出外省人士公教家庭的特殊生活現象。」焦雄屏指出,「楊德昌鏡下的外省人,不僅是一竿子打盡的統治階層/既得利益份子,他們多的是卑微而無望的市井老百姓。」這外省權貴和底層民眾的對比關係,代表全台灣的本土實相。可以說,相對於外省眷村主流的公教非主流演義,代表一種從中國帶來的卑微與荒涼的「中華文化」吧!



**<台灣大戲院> 《一一》異次元與總統

**新電影的台灣經驗

**外省人的身份位置與在地認同

**《海角七號》與《麻將》--台北台北 sayonara

**《海角七號》與《一一》

2010年1月2日 星期六

雲端台灣2012 Cloud Taiwan 2012

**此文為舊文重編



新年來臨之際,台灣人是否隱約感受到大趨勢風雲變幻?


如今全世界最熱門的話題是地球暖化,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剛在丹麥落幕,莫拉克颱風也才重擊台灣不久。極端氣候狀況愈趨頻繁,颱風降雨強度可能愈來愈高。陳雲林來台前抗議陣營蓄勢待發,台中市長胡志強曾形容熱帶性低氣壓已經形成,雖然最後只帶來幾陣大風,不過按氣候變遷趨勢,這次低氣壓沒有變成強颱,下次也難保不造成災害。


自然災變愈發險峻,一般都將成因指向地球暖化現象,哥本哈根的全球氣候會議重點就在各國節制排碳進入大氣層,減緩地球溫度上升趨勢。然而,也有另一派的不同看法,氣候暖化並非地球災異的根本原由,如前國防部副部長林中斌在今年八月出版的《2012重生預言》序言說,「大家熱烈討論的全球暖化並不能解釋近年來自然界出現的異常現象。全球暖化應是另一個更大、更深、更長遠變化的現象之一,那就是2012天體的週期。」


2012觀點指出,屆時地球、太陽、銀河系中心連成一線的天象,是天體運行週期交接點,影響地球磁場,地磁變弱或轉移等磁場變化,將引發自然環境變異,氣候狀況趨於極端,不只暖化,寒天亦加劇,如大西洋沿岸的美東和歐洲地區才剛遭遇近年最大暴風雪侵襲,來往英法的歐洲之星列車還因此故障停駛。


全球暖化觀點和2012觀點的差異,在於前者從人類工業活動到地球大氣層含碳量,傾向單一成因和簡約架構;後者則指向更大範圍的宇宙空間,地球是天體運行循環的一部分,其未來進程與變化比較複雜與多元,全球暖化觀點未必是主導思維或核心立場。


有關台灣未來的討論,最近也出現2012觀點,除了萬眾矚目的總統大選年,《台灣大劫難:2012不戰而勝台灣》於今年十一月出版,所揭露的中國謀台政治戰略,或恐讓台灣親中政權、中國、仰看中國崛起的國際社會連成一線,形成台灣命運體運行關鍵交接點,政治磁場將產生根本變化,和台灣意識持續推升漲潮交互作用,中國官員來台蘊釀的熱帶氣旋,只是其中一個交互作用現象,可能發生在台中和任何其他台灣的土地上。


相對於一般著眼於統獨立場和朝野對抗的「藍綠對立激化」單一論點和簡約架構,台灣人民身處大環境政治磁場變化,或可發展出另一種認知,亦即種種衝突與爭論應是更大、更深、更廣遠的台灣自覺意識演化現象之一。和「氣候暖化觀點」競逐地球未來詮釋權的「地球2012觀點」,有其新世紀的心靈層次面向,而和「藍綠激化觀點」競逐台灣未來詮釋權的「台灣2012觀點」,也蘊涵較為繁複多元的台灣情意訴求與台灣價值取向的新興社會潮流。


以剛落幕的縣市長選舉一南一北的屏東縣與宜蘭縣為例,當選者皆訴諸較富視野縱深的民主歷史傳承和在地文化價值,擊敗側重地方人情的傳統跑攤型現任和挑戰對手,公事包打敗紅包白包,冷風格獨樹一幟勝過四處樹立宣傳旗幟,這些都不是「正派」或「清新」等泛道德表象訴求以及經濟上位思維所能定義或框限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台灣看似五十對五十分歧互槓的無方向感社會,可能是由某個高遠超越的新世紀「雲端」綜合訊息價值中心統合驅動著,新年新動能,台灣人共勉之!



**extended reading:



林中斌:全球暖化的盲點【聯合報╱林中斌】2010.01.07


針對「全球暖化」危機,一百九十三國、一百一十九位元首齊聚一堂,剛開完哥本哈根峰會,「全球寒冬」在二○一○年元旦立刻報到!這難道是大自然給人類開的大玩笑嗎?


華北暴雪六十年罕見。南韓首爾遭近百年來最大暴風雪襲擊,積雪廿六公分打破歷史紀錄。美國北部明尼蘇達、北達柯他州、及甚至東南部佛羅里達州創歷史低溫。英國出現卅年最冷冬天。北印度寒流下數十人凍死。


當寒冬災難愈來愈多


其實全球寒冬的災難於○六年已開始,但被解讀為「例外」或「非典型」。問題是:當例外愈來愈多時,所謂的「典型」必須修正,否則便可能淪為科學歷史上權威學派後來被取代的插曲。讓我們回顧:


○六年一月是歐洲七十七年以來最冷的一月,維也納地鐵鐵軌凍裂。同月,日本大雪創紀錄,死亡八十九人。二月新疆大雪達零下攝氏四十一度,一百多隻寒帶生物鵝喉羚死亡。○七年一月暴風雪襲全歐,交通大亂,四十人死亡。澳洲新南威爾斯有五十年以來最冷的二月。九月法國突然下起大雪,乾熱的耶路撒冷居然降雪三次。○八年一月歐洲冰風暴,死十多人。二月中國遭到五十年未遇的大雪災。三月美國罕見大風雪來襲,俄亥俄州哥倫布市降雪量創百年紀錄。二、三月間阿富汗遇上幾十年不見的嚴冬,凍死九百多人。七月南極氣候反常,數萬企鵝寶寶凍死。十二月美國暴風雪,十一人死亡。○九年二月英國暴風雪,陸海空交通癱瘓。


熱的更熱,冷的更冷。氣候變遷的全貌是「氣候極端化」,而不再只是「全球暖化」。此外,「全球暖化」尚有若干盲點。


一、無法解釋頻仍的地震、火山爆發、海嘯。從一九○六到二○○五全球表面溫度上昇不過攝氏零點七四度,若說可影響三到六十公里厚地殼下一千三百度高溫的岩漿,太勉強!英國學者Bill McGuire說,南北極冰融化,地殼上重量減低,所以反彈引發地震。問題是:為何地震發生在印尼、日本而不在南北極?何況,冰融後變水,總重量不變。二、無法解釋生物迷途。愈來愈多的海豚、鯨魚擱淺自殺,候鳥飛錯地方。三、無法解釋增強的太陽磁爆。


全球磁變和天體運行


「全球暖化」和工業革命後大量燒碳(煤、石油等)同時發生。雖然燒碳引起暖化,但是並非唯一的原因。從十五到十九世紀,地球經過一段「小冰河期」。之後,地球表面溫度自然反彈上昇。暖化多少來自反彈,多少來自燒碳並不清楚。何況近年來,地球受外太空的衝擊增加,多少轉為暖化,也不清楚。


這一切可用更深層的原因解釋:全球磁變和天體運行。過去百年來,地球磁力減低百分之七。根據美國「航太總署」○八年十二月報導,懸在空中像一個大肥皂泡保護地球的「磁氣圈」已破了四倍於地球大小的洞。根據Discovery頻道報導,整個太陽系外面更大的「磁氣圈」,過去廿年來變薄了百分之廿到卅。太陽的磁流及外太空射線影響地球更沒遮攔。


學術也像政治,一度被打壓的勢力獲得主導地位之後,很容易打壓其他的勢力。「全球暖化」在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奔走說服各界之前,曾是弱勢的「造反派」。如今,「全球暖化」成為政治正確的當權派,許多灰色的議論都成非黑即白,不容細膩而準確的探討。


(作者曾任美國Manville公司資深地質師,現為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 




哥本哈根會議失敗了嗎(林中斌)

2010年01月12日蘋果日報


去年12月哥本哈根的氣候高峰會議,許多人認為大失敗,而且對世界前途悲觀。理由是會議未達成共識,也未產生約束各國排碳的條約。但若干正面因素被忽視了。



一、多邊國際談判需要時間,長期互動導向合作。1944年倡議的ITO「國際貿易組織」經過GATT「關稅貿易協定」8次痛苦談判才導致1995成立WTO「世界貿易組織」,花了50年!1992開始的聯合國氣候談判到上月不過19年。研究多邊行為權威學者Robert Axelrod發現只要持續互動,最初自私自利的個體一定會走向合作。他引用一次大戰實例說明:壕溝戰敵對的雙方,互相僵持後一段時間,便各自向空中射擊。



富國出錢助貧國發展


二、提出具體減碳目標。歐盟除外,排碳大國在去年11月前皆不願承諾具體減碳數字,為了出席哥本哈根,在開會前數周都一一提出了。 



三、富國首次改變態度,願出錢幫助貧國發展乾淨能源、種樹和應付氣候災難。2020年前,每年1000億美金!事先無人有把握這會發生。 



四、各國參與哥本哈根的幅度前所未有。119位國家元首同聚一堂,這不只是氣候峰會,也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紀錄。歐巴馬到11月底才決定出席。當時只有60位元首宣布參與。 



五、Copenhagen Accord「哥本哈根協議」產生。雖然沒有全部贊成,而贊成的國家也未必完全滿意,但193國中發言反對的只有古巴、委內瑞拉、波利維亞、尼加拉瓜、沙烏地阿拉伯、蘇丹、吐瓦魯,不到5%!而且他們國內排碳量無足輕重。協議內容是12月17日晚上,歐巴馬不按牌理出牌,闖入溫家寶與印度、巴西、南非領袖之會議,努力協調,在最大排碳國中美雙方各讓一步下而達成的。著實不易!協議並且提供一個透明的架構,來評估各國排碳的表現。 



六、歐巴馬國內原先不看好之健保法案通過參眾兩院,使他17.5%排碳的許諾在國會過關可能大為增加。2009年7月,美國共和黨參議員Jim Demint說歐巴馬健保法案將慘遭「滑鐵盧」。結果,法案於聖誕節前過關!1997年國際為減少排碳制定的京都議定書,187國簽署並追認,只有美國因參議院受石油公司影響反對而未追認。如今情勢改變,前景樂觀。 



七、中國為國內自救及國外賺錢已積極邁向環保大國。美國學者Susan Shirk2007年出版《脆弱的強權—在中國崛起的背後》(China: Fragile Superpower),提到中國國內的環保災難,幾乎不可救藥。國際上,過去中國對任何國際環保會議,都採取消極態度。但是,最近北京180度大轉彎。除了國際上對環保積極表態以外,它的綠色工業已快速崛起。 



人類合作進入新紀元


根據國際媒體報導:壹、中國在2008年已躍升全球最大太陽能面板的生產國,市場佔有率已達25%,售價減少了50%,嚴重威脅歐美的太陽能面板生產工廠,例如德國Q-Cells公司去年9月裁員20%。貳、中國生產風力發電的風車已佔世界市場22%,開始出口到印度與美國,獲利豐厚。參、2005年起,世銀和中國政府合作,展開世上規模最大的控制水土流失工程。原本貧瘠一片的黃土高原,有高達3萬5000平方公里,相當於比利時大小的面積,變成農田綠地。肆、上海已取代美國底特律為世界汽車生產首都,不同處在於上海為綠色工業。

溫家寶在哥本哈根提到中國是新能源增長最快速度,世界人造林面積最大的國家。參考以上國外報導來看,這些官方說法應有所本。



杯裡裝酒是半空還是半滿?如何認定取決於當事人的態度。哥本哈根會議其實已為世界環境的未來點燃了希望。百年後,歷史將回顧它為人類進入合作新紀元重要的里程碑。


 

作者曾任國防部副部長、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