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6日 星期日

台灣人脫統趨獨 Favorable future for Taiwan

最近有三份台灣民眾統獨立場民調公佈,分別來自《聯合報》、《遠見》雜誌、行政院陸委會,所列條目大致相同,按照上述民調機構排序分別如下。(永遠)維持現狀:五成一、五成一、六成五;維持現狀再走向獨立:一成五、一成一、一成三;儘快(宣布)獨立:一成六、一成九、六.五%;維持現狀再走向統一:九%、四.七%、八.一%;儘快統一:五%、二.八%、一.七%。



        以上民調,所謂「急統」頂多就五%,「緩統」也都不到一成。台灣未來的統一選項不得民心,在《遠見》民調進一步的詢問上益為顯豁:若在經濟、政治、社會各方面條件差不多時,認為可以統一的只有一成二,高達六成六認為沒必要統一。



        《遠見》民調的「緩獨」與「急獨」合計在三成上下,然其另外詢問受訪民眾台灣是否終究應該獨立成為新國家,則有幾達半數的四成九表示贊同,顯示在約佔半數的認同(永遠)維持現狀者之中,有相當比例是非「急獨」亦非「緩獨」的「終極獨派」,整體而言凸顯出台灣民心「脫統趨獨」大勢。



        以上三份民調於所謂「急統」、「緩統」、「緩獨」三者數字差距不大,另兩者則陸委會調查明顯異於《聯合報》和《遠見》,其所謂「急獨」的六.五%比例偏低,(永遠)維持現狀的六成五則偏高,這主要應可歸因於陸委會特殊的「儘快宣布獨立」選項,陸委會民調統計說明指出,此乃依學者建議修改,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之前為「儘快獨立」。



        從「儘快獨立」到「儘快宣布獨立」,或許牽涉對台獨主張內容的辯證,然而也不無壓縮台獨主張之嫌,因為「宣布」獨立聽來更添立即而不確定的危疑因子,使得原本想儘快獨立的也不想那麼快了,從相對比例上來看,這些「急獨」派大概許多轉而選擇「永遠維持現狀」了



        「永遠維持現狀」這個奇妙選項,近來似乎成了台灣民意新寵。從《遠見》民調的一成三,到陸委會的三成一,《聯合報》甚至未提供受訪民眾選擇維持現狀再看情形,因而「永遠維持現狀」衝高到五成一。



        有句話說「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聽來浪漫灑脫,台灣人則倒過來對其實只宜乎「曾經擁有」的台灣實質主權立的不確定現狀,想要「天長地久」永遠維持下去,小心浪漫不足,取巧有傷啊!





**刊於自由廣場台灣民心大勢脫統趨獨

2010年9月22日 星期三

城市美學?政治美學?Whose Aesthetics?

最近有個治水評論家滿紅的,就是高雄正修科技大學通識中心王玉佩副教授,在《聯合報》寫了篇〈城市美學 擋不住洪患噩夢〉,一時間口耳相傳,連馬英九都主動引述,說很有參考價值。在此無法免俗,我也來主動引述一下囉: 

 

王玉雲擔任市長後,大力開闢道路,連帶也配合建了不少下水道,讓市民不再飽受淹水之苦。在王玉雲之後,楊金欉、許水德、蘇南成等市長,都持續辦理下水道工程,接下來的吳敦義市長,推動雨水與汙水下水道分流,除了全面興建雨水下水道工程,更投下可觀人力與財力於汙水主幹管、次幹管的興建,以避免家戶汙水及廢水排入愛河,這也是後來愛河水質改善,河岸景觀具有親水性的主因。

     (不過民進黨主政仍是「愛河中游尚待大力整治」而「臭不可聞」啊,見下文  




王教授再接再厲,又在《蘋果日報》寫了一篇〈九一九是天災是人禍〉,繼續緬懷中國國民黨德政:

 


高雄市在國民黨主政時的歷任市長,諸如王玉雲、楊金欉、許水德、蘇南成及吳敦義,都致力於下水道工程的興建,吳敦義更是不遺餘力地推動污水與雨水下水道分流工程,也因而多年來高雄市已少有水患,即使是去年莫拉克重創南台灣並釀成嚴重的八八水災,高雄市仍然能夠倖免。  




才一年前,高雄市可以倖免水災,是中國國民黨市府德政使然;才一年後的高雄市水災,即歸咎於民進黨市府華而不實的「城市美學」,順便也把親水美麗的愛河,也跳過民進黨執政直接上通前中國國民黨市府。



        比起這種「政治美學」,什麼「城市美學」還真要破功不可啊!



         王教授曾以「中國文藝協會南部分會前理事長」身份投書,所謂「中國文藝協會」在《臺灣歷史辭典》如此定義:(亦可見《臺灣大百科全書》)



簡稱文協,前身是「副刊編輯聯誼會」,為中國國民黨來臺初期最大文藝團體。1950年代初期,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希望各副刊配合國家文藝政策,加強與媒體聯繫,穩定局勢,於19503月成立該會。同年即以該會成員所屬作家群為基礎,由張道藩發起,黨部經費支持,成立一全國性文藝團體。  



        看來,呼籲考量政治人物治水政績並以選票給予「制裁」的王教授,在執政黨五都選舉風雨飄搖的危疑時刻,努力建立「政治美學」,正忠實執行著「配合國家文藝政策,加強與媒體聯繫,穩定局勢」的宣傳任務啊。

 


        另附王教授代表作一篇〈阿扁住高雄 我們就搬走〉,可見「美學」專家講起醜話來也是意氣風發的,大概也很想說阿扁總統既是天災也是人禍吧

2010年9月18日 星期六

台灣民意 拒統可獨 Anthing But Part of China

火車從台北開往高雄,到了台南因故無法繼續前進,能說這火車停在「不北不南」的地方嗎?不,火車已來到正港南台灣,只是和南端終點還差一站。




《聯合報》日前發表民調,對台灣前途,過半數的五成一民眾希望「永遠維持現狀」,一成六主張盡快獨立,一成五主張先維持現況再獨立,百分之五為急統,百分之九主張緩統。《聯合報》社論的解讀是,「永遠維持現狀」為台灣主流民意,不主張統一,但也不贊同台獨,可視為馬政府「不統、不獨、不武」政策已見成效。




在統獨光譜上,「永遠維持現狀」是「不統不獨」嗎?那北高南下動線上的台南站,是「不北不南」嗎?




如果「現狀」是實質獨立,無論是以「台灣」、「中華民國」、「中華台北」還是啥物碗糕之名的實質主權獨立狀態,而這現狀不只要維持,且是語氣加重與堅定的「永遠維持」,亦即「永遠維持實質獨立現狀」,那麼「不統」是可以肯定的,「不獨」就大有疑問了,即使在表達出來的主觀意願上和所謂的「緩獨」與「急獨」不同,然而在某個欲說還休或不說自明的層面上來看,「永遠維持現狀」其實是安於台灣實質獨立狀態的「已獨」派,既然已經獨立了,只要維持下去就好,沒有緩不緩、急不急的問題了。



        如果過半民眾是「已獨」,一成六是「急獨」,一成五是「緩獨」,台灣主流民意還能耍嘴皮「去獨化」為「不獨」嗎?




《聯合報》的解析,強調不能推論主張獨立者壓過主張統一者,因為「台獨」一詞「只憑受訪者的直覺來定義,若將台獨的準確涵義及因果加入考量,就有可能改變受訪者的看法」,言下之意,是「台獨」主張者大概只是自我感覺良好,如果加入其不確定的危險因子考量,可能就不會那麼不知好歹了。



        如此把台獨直覺化、冒失化、不加思索化,當然就是要為「已獨」加「急獨」加「緩獨」的非「獨」不足以成立的台灣主流民意,勉為削弱其道德基礎,好來說嘴「不統不獨」了。




究其實,台灣絕對多數民意應是「拒統可獨」。《聯合報》說三成一的「獨派」是民進黨的基本盤也是其「轉型蛻變的絆腳石」。我想《聯合報》該擔心的,或許是那些「可獨」或「已獨」派,轉型蛻變為其實只一步之隔的正港「台獨」吧!

2010年9月17日 星期五

你阿不是阮老爸,你kah我管hiah濟 In the Name of Father

713.jpg

from: http://4bluestones.biz/mtblog/2010/06/post-1965.html



目前全台火紅的電影《父後七日》,將原著裡沒有面目的「葬儀社的土公仔」提昇為主角,也就是道士阿義,這位師公自稱正職為詩人,接連唸了兩首詩,一首用「北京話」寫的文謅謅拖泥帶水一直「的…的…的…」個沒完,而兩相對照像是在嘲弄其蒼白與做作似的,另外一首是鏗鏘有力一氣呵成的台語詩:「我幹天幹地幹命運幹社會,你阿不是阮老爸,你kah我管hiah濟?」



        這讓人聯想到當年李登輝總統面對中國威脅時的經典說詞「khah大嘛無阮老爸大」的「台語詩」,對應《父後七日》裡充斥的老爸身影,想必這部電影要被老爸「管透透」,也就不用「幹天幹地幹命運幹社會」了,因為不管天地不仁,命運捉弄,還是社會無情,最後一景女主角和憶起的父親一起端坐在煙霧繚繞的候機室裡,觀眾經歷了一趟思親飛行後,在降落前都要忙著收拾自己翻滾的情緒的。



        同為喪葬主題,《父後七日》常和日片《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這部二OO九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相提並論,而如同後者的主角禮儀師同時也是大提琴手,演奏出深沉的生命樂曲,《父後七日》的師公詩人也沉吟出生命詩篇,喃喃唸出的「今嘛你的身軀攏總好了,無傷無痕,無病無煞,親像少年時欲去打拚」,雖行禮如儀卻富含哲思的優雅台語。原著作者和導演劉梓潔受訪表示曾經努力學習「標準國語」,以一口外省腔為榮,這部作品應可視為要回復她曾想擺脫的「鄉下小孩」和「鄉下語言」的台味生命印記。



        劉梓潔也曾受訪回應《父後七日》的台味,表示台似乎都只停留在外貌上的台,而台灣人其實有很深的底蘊,看似豪邁生猛,內在卻能呈現出婉約的感覺。



        這段回應頗能呼應我心目中的台灣文化模型骨幹,也就是聰慧的理性、沉鬱的悲思、酷炫的展演、在地的內容這四大支柱。《父後七日》流動著一股反思生命的慧黠理性,具備台灣在地殯葬風俗內容,以及黑色幽默的喧囂酷炫演出,然而在熱鬧喧囂的外表下,蘊藏著一股揮之不去的人生滄桑與悲思。

2010年9月15日 星期三

思親班機 自動飛行--評《父後七日》Those Seven Days in Heaven



from: http://4bluestones.biz/mtblog/2010/06/post-1965.html



父後七日》八月底上映以來,全台票房突破三千萬,以約一千兩百萬的成本,壓過大成本、大製作的好萊塢作品以及中國名導馮小剛的《唐山大地震》,同時和前年另一部「七」字輩的五億驚世台片《海角七號》一樣,脫離了以台北票房乘以二做為全台票房的計算慣例,台北以外的中南部票房約為台北的兩倍。



        由於同為喪葬主題,《父後七日》常和日片《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這部二OO九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相提並論。《送行者》禮儀師主角親自送失聯多年的父親最後一程,父親在主角兒時記憶裡總是模糊的臉逐漸清晰,早就忘掉的面容,終於龐然回到兒子的生命意識中。



        《父後七日》也上演「忘掉/記起」的戲。女主角親自送父親最後一程,事後她自述「經常忘記」,而「父後某月某日」在飛機上「下意識提醒自己」為父親買免稅菸,「這個半秒鐘的念頭,讓我足足哭了一個半小時」,「直到機長室廣播響起,傳出的聲音,彷彿是你。你說:請收拾好您的情緒,我們即將降落。」這段擁有強大思念能量的原著自述,在電影裡配合最後一景女主角和憶起的父親一起端坐在煙霧繚繞的候機室裡,觀眾的確像是經歷了思親的飛行,在戲院班機降落前忙著收拾自己翻滾的情緒。



        帶領觀眾飛行的,就是那「下意識」的「半秒鐘的念頭」,那種自動飛行模式的生命記憶。本來以為失憶的,在某個不自覺的時刻自行清晰湧現。這部電影聲聲呼喚著那些彷彿失落的回憶,帶領女主角回到日久隔閡的家鄉,回到過去和父親點滴深情的景致,回到父親說笑豪邁的台語,借道士之口唸出「今嘛你的身軀攏總好了,無傷無痕,無病無煞,親像少年時欲去打拚」,如此行禮如儀卻富含哲思的優雅台語。



        電影將原著裡沒有面目的「葬儀社的土公仔」提昇為主角之一的道士阿義,並自稱正職為詩人,而他唸出的一首文謅謅拖泥帶水的「北京話」詩,和一首鏗鏘有力的台語詩,兩相對照像是在嘲弄前者的蒼白與做作。《父後七日》原著作者和導演劉梓潔受訪表示曾經努力學習「標準國語」,這部作品大概就是要回復她曾想擺脫的「鄉下小孩」和「鄉下語言」的台味生命印記。

2010年9月13日 星期一

台灣文化支柱 Uphold Taiwan Culture

有關美國洛杉磯電音三太子舞蹈團員提出的電音三太子「文化論述」的問題,在此做一初步整理與回應。



        電音三太子在高雄世運開幕式一鳴驚人,現為台北藝術大學校長的總導演朱宗慶先生熱鬧宣示「將傳統文化賦予新生命,創造一個精緻、現代又台味十足的台灣傳統文化藝陣」,前文建會主委邱坤良教授評論電音三太子風行現象,也宣告「三太子成為台灣意象的年代彷彿已經來臨」,稱許其背後推手「是民間創意產業難得的人才」,但也有所保留,點出其顯現的「現代節慶表演簡單、速成的趨勢,以及一窩蜂的社會文化體質」。



        現為民進黨台北市黨代表的前立委林濁水先生,則比較賴聲川導演呈現街舞、海洋、稻草、水牛的台北聽奧開幕式,謂其以「無邪的童話世界為主軸,夾帶著青少年的青春世界」,而世運則是「俗民的成人世界,無論電音三太子、霹霹布袋戲都由傳統出發,自信地挪用了當代元素,充滿成人世界的內在張力」。



        以上電音三太子論述,大概勾勒出我心目中的台灣文化模型骨幹:聰慧清朗的理性、深刻沉鬱的悲思、酷炫摩登的展演、在地題材的內容等四大支柱



        朱校長主導世運開幕表演創意發想,指出其「出自於台灣民眾在地的信仰習俗,是生長於台灣民間一種很在地、很草根的文化,也是台灣人最熟悉也最能認同的文化」,並「以現代化元素及貼近時下年輕大眾的語彙」,顯現台灣文化模型「在地內容」和「酷炫展演」兩大面向。



        邱教授評述電音三太子代表的台灣祭典與廟會節慶演變脈絡,指出其前身為「由人穿戴大型神將軀殼,行走在煙硝瀰漫、鑼鼓喧天的出陣隊伍中」這種「最簡便、最規格化的表演項目」,為「三太子從眾神將中異軍突起」現象,鋪陳出台灣文化模型的「清朗理性」思維面向。



        而林濁水所點出的電音三太子代表的相對於無邪童話和青春氣息的「俗民成人世界」,在熱鬧炫麗的外表下,則蘊藏一股揮之不去的世故的滄桑與「沉鬱悲思」。



        這台灣文化模型裡的「悲思」支柱,是來自台灣尋找自己獨特節奏的焦慮感,還是叛逆三太子力求新生和台灣身世的奇妙連結,就不是三言兩語講得清了。

2010年9月12日 星期日

中華文化與種花文化 And it’s actually true!

最近CNN的一份評比,將高雄市列為亞洲五大單車城市之一,評語說高雄市府近兩年最喜歡說高雄是全台灣最好的單車友善城市,而這說法的確不假(And it’s actually true)。



        而馬英九言必稱「中華文化」,最近接受專訪談對中政策說要爭取足夠長的時間做深度交流,最終則要「以中華文化尋找解決的途徑」;文建會主委盛治仁在中國文化部長來台期間,也如斯響應,高舉「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大旗。馬政府如此寶貝「中華文化」,而台北花博「種花文化」奉「中華文化」為準則,And it’s actually true!



        悠久奧妙的中華文化如世代傳誦的歌謠詩詞裡花花草草不乏人生內涵的微言大義,譬如以蘭花代表君子風範,如此細膩深刻的植栽哲理是不可以金錢衡量的,蘊藏生活藝術想像的無窮價值空間,豈能落入錙銖計較之瑣碎俗套!如此「種花文化」以「中華文化」為依歸,And it’s actually true!



        仁德寬厚的中華文化「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要愛人民大眾之前,必須先愛自己的心腹親信,所以儘管「種花文化」花錢如流水廣受質疑,馬前市長也要讚美辦花博的郝市府,「一棒接一棒,棒棒都很棒」,發揮隱惡揚善、「家醜不外揚」的精神,「種花文化」稟承中華文化,And it’s actually true!



        中秋節前夕,以「鄉愁詩人」聞名的中華文化標竿人物余光中說,他的「鄉」是面向整個民族的,現在港澳都回歸了,希望將來兩岸也能合為一家,蘇東坡說「千里共嬋娟」,他改成「但願人長久,13億人共嬋娟」。



        這種把意境高遠的詩句一下子搞low的工夫,不知是否也是中華文化獨到之處?台北市府「但願郝長久,百億共花博」的「種花文化」,以官府為美花,視民財為草芥的的中華文化發光發熱,And it’s actually true!

2010年9月5日 星期日

啥物碗糕「祖權」? Taiwan Right Now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在東協區域論壇一席有關南海主權爭議多國協商解決和南海自由航行為美國國家利益的談話,使得南海議題鬧熱滾滾。



        台灣政府主張南沙、西沙、中沙與東沙群島及周遭南海水域為其領土與領海,內政部長江宜樺七月底才剛去東沙島主持國家公園管理站啟用典禮,並安裝「高雄市旗津區東沙52號」門牌,宣示台灣的南海主權與行政管轄權。南海最具戰略價值的南沙群島太平島,在日本統治台灣時即劃歸高雄,如今也和東沙一樣在高雄旗津轄下,有台灣海巡署人員駐守。



        民進黨執政期間,將南海主權議題及資源開發規畫指揮單位,由行政院南海小組,提升至總統府國家安全會議層次。二OO八年初,陳前總統成為首位登上「國境最南」的國家元首。



        台灣在南海,算是最露臉的國際場域了,由於歐亞海上強權爭雄和日本戰敗放棄佔領島嶼權利等歷史因緣,因實際駐防與建立設施,而得以持續在南海周邊的中國、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之間周旋並宣示主權,但近日有個來自中國的詞彙,卻正在狎弄這個朗朗形勢。



        近日多家媒體報導,中國正試圖與台灣「聯防」南海、保衛「祖權」,阻止他國染指這片海域。香港媒體引述中國軍方專家意見,倡議「兩岸合作」再造新的太平島,開發一個大機場,合作開發南海油田云云。也有研究指出,越南可能出兵佔領太平島,引發外交與軍事動盪。



        所謂「祖權」,為中國解放軍將領用語,強調不用「主權」,而是用「祖權」,因為「那是祖宗留下的,兩岸都有權利、義務、責任,共同維護好祖先留下的財產。」



        中國提出「兩岸祖權」,一方面是台灣政府目前傾中政策所致,一方面也是中國霸權崛起氣焰日盛的表徵,要把台灣的南海主權裱在「祖權」裡,以軍事合作之名,行消滅台灣主權之實。台灣應嚴防啥物碗糕中國「祖權」找到主權突破口。



        如果想要ㄓㄗ不分混淆視聽,那就用真正ㄓㄗ不分的Holo台語來唸:「主權」是tsú-kûan,「祖權」是tsóo-kûan,絕不混淆,一「祖」三千里啊!



        既然要談「祖權」,應該是去見「祖公」(tsóo-kong)比較快啦。



**台灣智庫:中擬聯台制外 我勿淪為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