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30日 星期六

台灣不可限於「中華民國」 Out of ROC

馬英九說,「台灣已是台灣人的台灣,是中華民國的台灣。」前半不證自明,後半愈證愈不明。



        馬英九列舉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降書等歷史文件,還引述前美國總統杜魯門的聲明,強調「台灣回到中華民國懷抱,它的程序是非常清楚的,每一文件、每一行動都有法律與政治意義。」然而援引歷史文件和重要談話做為論述根據,不能逃避台灣地位研究學界對這些文件和談話的質疑,例如開羅宣言不是條約,只是沒人簽字的新聞公報等等。



        更根本的是,如果「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存在需要如此一再提出、一再確認,這現象本身不是就代表其正當性並不充分,否則昭昭事理何勞如此多費唇舌,像是「中國已是中國人的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國」之類的?



        國家是一個地區的一群人想像的共同體,首先必須要讓那群人願意去想像,樂於去想像,就像一部電影一樣,必須讓觀眾願意去觀賞,樂於去觀賞,如果「中華民國」像《海角七號》那麼受到歡迎與認同,大概就不用麻煩總統還要一再宣示力挺了。



        如果國片發展最重要的是培養出台灣電影觀眾,那麼「中華民國」首先便要有台灣民眾的普遍認同。看看台灣藍綠集會,「國旗」在藍營滿場飛舞,在綠營場子則不見蹤影,台灣民眾對國家的分裂想像也就是「國旗」必須用力飛舞、教育部長說學校要唱國歌、升國旗的原因。



        馬政府要花大錢慶祝「建國一百年」,然而台灣人的台灣意識和想像的「國家」標的,和一百年前建立的那個國家已經相當疏離,反映在最近的網路民調,有六成對建國百年慶典沒有特別期待。



        箇中原因,一方面應是像最近馬政府「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及台灣光復六十五周年」的相關「中華民國」論述,彷彿又回到戒嚴時期的國民教育歷史課本,不見前進感或未來感,只有停滯感和倒退感,大不利於應是活潑動能的國家共同體想像;另一方面則是在台灣最擁護「中華民國」的人,經常最是主張和否定「中華民國」的對岸中國政府積極連結,這又讓人產生混亂感和倒錯感,不利於建構穩定的國家論述方向



        目前的「中華民國」國號,或可做戰略性運用,但台灣民眾的國家意識和共同體想像必不可局限於此,而必須充實更廣的內涵,進行更深的思索,看出更遠的未來,全體台灣人共勉之。

2010年10月25日 星期一

豬哥亮金金

本名謝友偵的豬哥亮及其搭擋侯怡君以民視的「豬哥會社」,擊敗三立「超級偶像」的利菁、中視「綜藝大哥大」的張菲、中視「超級星光大道」的陶晶瑩、台視「百萬大歌星」的庾澄慶,贏得今年金鐘獎綜藝節目主持人獎。



        當年主宰老三台以外民間秀場的主持天王,挾復出演藝圈話題餘威,從擁有悠久的綜藝節目製作傳統的老三台手中奪下最佳主持人頭銜,顯露出表演文化流變意趣。



        就台灣演藝界三大獎項金曲獎、金鐘獎、金馬獎來看,金曲獎以其特殊的語言分類而較能反映在地文化實況,金馬獎則由於志在全「華人」影壇,在地文化強度最弱,這從改變台灣近代影史的二OO八年驚世台片《海角七號》在金馬獎評審諸君心目中甚至算不上名列前茅,就顯露無遺。



        金鐘獎則介於其間,對肯認台灣在地主流創意成果,至少沒有統稱「華語片」的香港片和中國片眾聲嘈雜肆意干擾,指標之一就是台灣味青春時尚都會氣息的偶像劇終於在前年由《命中注定我愛你》拿下金鐘獎年度最佳電視劇,另一部偶像劇《惡作劇2吻》由林依晨拿下最佳女主角獎,最佳男主角則由台語劇《娘家》雷洪拿下。



        台灣二OO八年度兩大影劇代表作《海角七號》和《命中注定我愛你》,同樣在地觀眾的如潮口碑,同樣明快靈動的劇情,同樣活潑生猛的在地語言,同樣的男女主角愛情主線搭載喜感搞笑副線,同樣表現突出的配角群,在當年金馬獎和金鐘獎的不同待遇,其實就相當程度預告了隔年同樣走偶像劇路線的《聽說》在金馬獎不受重視,以及今年豬哥亮在金鐘獎獲頒最佳綜藝節目主持人的結果。



        盛行於七O至九O年代二十年左右時光豬哥亮所代表的秀場表演形式,或許在一些「高級文化人」眼裡,那些非台語不能傳達的鹹溼趣味,以及「你娘卡好」等豬哥亮口頭禪,活脫是低俗台客文化集大成者,然而在大眾流行文化表演史上,代表的是在電視等主流華語媒體之外,台語演藝滾滾伏動於常民領域的堡壘重鎮。



        今天看到崛起於八O年代電視綜藝代表人物張菲,頒獎給同年代秀場天王豬哥亮,彷彿看見兩個領域合組的正港「黃金拍檔」呢!



**同場加映: 寶島大劇場--秀場.豬哥亮.國民演藝 by邱坤良

 

2010年10月21日 星期四

共台語攬Ân Ân Learning to Sing--and Write Taiwanese

前年江蕙首次演唱會的貴賓台北市長郝龍斌夫婦,表示學台語都是聽江蕙的歌學的。今年,著名作家劉克襄則盛讚江蕙歌詞文字,表示應列為台語教材範本。類似諸多對台語天后的讚美和恭維,在我們這些也喜歡江蕙的台語人聽來,英文叫mixed feelings,也就是「五味雜陳」。

        

        1983年江惠(當時「蕙」還沒有草字頭)的《你著忍耐》推出後在夜市流行開來,但如果想上電視,就如《苦情姐妹花》裡描述的:「頂多是上一次無人知曉的『今日農村』之類的節目,已經千恩萬謝了」,「唱片新人好可憐啊,尤其是唱台語歌的!人家一看你的土樣子,就懶得搭理。」早期在「推行國語」的傳播政策與教育政策下,「方言」流通遭到管控,台語淪為次等語言,在學校裡不要說學台語了,連講台語都會被處罰。



        在這樣的「國語」優位環境中,和郝市長一樣只靠聽台語歌來接觸台語,代表的其實是台語欠缺公共語言地位,學習管道受限,對照在課堂上搖頭晃腦、朗朗唸書學「國語」或者學英語,聽歌唱歌只是學習輔助工具之一。



        如今,台語雖已不再是次等語言,但其社會性的根本損傷已經造成,在基礎國民語文教學仍然只是聊備一格。



        我上過一位台文作家的台語課,教材除了如同劉克襄稱讚江蕙歌詞「境界高」、「文學意味濃厚」的雅致風格文章外,也有老師自己寫的充滿俚俗和「黑話」台語的文字。每一種語言,都有其「優美」之處,也都有其反映社會現實的草莽活力,如果因為發現了「台語之美」,就反射式的認為可當作台語教材,大概是過度擴大與延伸了某一類風格的語言代表性,呈現一種較為局限的語言想像。



        其實,風格化的娛樂表演內容,和講求學習技術細節的語文教育,兩者邏輯並不相同。有看了江蕙演唱會大為感動的飄飄然評論說,小巨蛋裡「觀眾與演出者的律動共鳴是那麼自然和諧」,但是「為什麼台灣的鄉土教育總是出現黑手的操弄」,這就是混淆了娛樂事業和學習現場的運作方式,前者追求觸動共感心弦的魔幻氛圍,而後者對如何構築有效的學習基礎是斤斤計較的,不一定就是什麼「黑手操弄」。



        現在台語文教材要計較的,並不是有沒有「境界高」的優雅文章,而是建構穩定自足的書寫系統並擴大運用。像江蕙的《甲你攬牢牢》,若按教育部發佈的「臺灣閩南語推薦用字」,應為「共你攬牢牢」,歌詞裡「甲你攬緊緊」應為「共你攬絚絚」。



        按照教育部的說明,選用「絚」已是捨去較為繁雜的「緪」或「揯」,但仍屬於罕用漢字,若採用台文書寫「漢羅並用」主流模式,也可依照教育部2006年公布的「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以ân代「絚」,也就是寫為「共你攬ân ân」,捨去罕有漢字適用之疑慮。進行相關討論並擴大共識,逐步確立穩定可靠的台文書寫系統,才是台語文教育可長可久之道。

2010年10月19日 星期二

只有山頭,沒有格局 In Search of Capital City

彷彿延續2006年選戰,四年前台北市長候選人宋楚瑜,於近日重批當年勝選的郝龍斌所領導的台北市政迄今沒有一套「首都格局」的都市計畫。



        台北市民只給了宋楚瑜五
萬三千多張選票,讓代表民進黨的謝長廷完全沒有藉藍營分裂當選的空間,這次宋以助選員身份砲打現任市長,倒是勢頭頗健,揚起十里煙塵。




        近日有個所謂「幸福城市」調查,台北市總分居冠,在經濟力、施政力、文教力、社福力皆居龍頭,然而市長郝龍斌的滿意度排名在全台縣市長中卻是第
21名,為倒數第5



        城市條件和市長評價的巨大落差
,除了說明集全台政經資源於一身的台北市條件太好,市長「無為而治」、「無為不治」甚至「有為亂治」都可以運作得頭頭是道之外,也代表對於一個在享有物質資源之餘尚必須領有一份屬於國家「首善之區」的形而上精神特質的都市,或者甚至任何一個自有其發展背景與存在內涵的地方而言,郝市長的領導顯然是有相當欠缺的。




或許是讓許多外縣市人感嘆「台北不是我的家」的某種冷漠殊離的都會特質,使得台北人對其首長沒有太大感覺,然而台北人也有激情的,這種激情讓1994年三強鼎立的台北市長選舉為之沸騰,讓近年首次首都市長選舉就選出了在野黨市長,這種激情更讓台北人在四年後率性拉下了滿意度超過七成的現任市長,成就了一個對政治人物無情的「偉大城市」。  




        這樣的「偉大城市」標籤,當然帶著反諷的意涵。郝市長剛當選時歡喜宣示的「我把山頭攻下來了」,已不經意流露出,台北市首先並不會有一個特殊設計或視野的「格局」,而是一個個等待攻下並維持戰果的「山頭」之一而已




        這些年來,
台北市一向給人「錢多多」的印象,類似人行道鋪設和街道傢俱等各式各樣小型工程在全市各個角落不斷進行,像敦化路單車道設置與停用之間牽涉千百萬經費似乎眉頭也不會皺一下,自成小王國的居高不下房價在許多市民甚至官員心裡大概也覺得有其道理,以至於與有榮焉,花博辦成所謂「花錢博覽會」應該就是花錢有理,別人的質疑都是存心挑剔



        這樣一個用大錢在公私領域流竄交錯交織起來的城市,一身的錦衣榮華,滿天的煙火燦爛,但其實精神層面是隨著「首都格局」應有但未有的的縹緲迷茫而離散失落的。





**刊於自由廣場  怎麼看「首都格局」 城市條件vs.市長評價的巨大落差


2010年10月15日 星期五

江蕙論述真礙虐 Sing Better Than Say It

江蕙演唱會再創旋風,近來報端不少專論或投書,從台灣社會文化的角度談江蕙現象,形成一股江蕙論述運動,這其實也是江蕙現象的一環,可堪論述檢驗的。



        江蕙論述的核心概念,首先是「台語歌進化論」,用語諸如「沒有台語歌手的江湖風塵味」,「台語歌壇少見的清流」,「跳脫台語傳統詞曲窠臼」,「從早期台語的哭調走向另一片天空」,「改寫、豐富、轉化了台語歌給人的主流印象」等等,彷彿要在與台語歌傳統區隔甚至斷裂的基礎上,江蕙歌聲才得以「跨越性別、族群、區域、世代」,「連原本不聽台語歌的人也愛」,「充滿令人心曠神怡的悠揚韻味」!



        江蕙演唱會,其不同年代的豐沛曲目形同一部台語歌曲小史。江蕙所唱林強的《向前走》及其招牌歌《酒後的心聲》,一為台語活力勁歌曲風,一為傳承老台語歌悲情調性而演化創新,各自攀上一九九O年代初期「新台語歌」風格巔峰。



        台語歌曲市場在七O年代中國國民黨政府「推行國語」和「禁歌」政策被壓落底之後,於八O年代洪榮宏《一支小雨傘》、沈文程《心事誰人知》、江蕙《惜別的海岸》、葉啟田《愛拼才會贏》等各種不同曲風傳唱裡漸次復甦,終於在九O年代回歸熱鬧繁華的台灣流行文化洪流。



        這少說也有二十年的台語演化史,在許多江蕙論述裡似乎是船過水無痕,講起老台語歌盡是「江湖」、「風塵味」、「窠臼」、「哭調」,以此來襯脫「清流」、「悠揚」、「豐富」的江蕙,對我們這些喜愛江蕙也喜歡老台語歌的台語人來說,實在真「礙虐」(ngāi-gioh)啊



        與此相關的江蕙論述另一特色,是迴避江蕙詮釋台語歌曲的在地語言本質,而呈現出「音樂均質化」論述傾向,把江蕙的長青演藝事業去除台語文化脈絡,直接訴諸音樂普遍的社會感染力,所以「江蕙世代」是「一群具有命運共同感的特定整體」,江蕙演唱會是「一場自我肯證的偌大儀式」,而類似的描述其實也適用於其他「人很多」的演唱會。



        像這樣去脈絡化的江蕙論述,還有一種極致演出,就是讓「溫柔」、「敦厚」、「含蓄」的江蕙歌聲,直接通達「中國文化中最美好的精神傳統」。這……還真不是「礙虐」可以形容啊!





**刊於自由廣場  論江蕙論述

2010年10月4日 星期一

台語風格 巔峰演出 An Overwhelming Taiwanese Repertoire



source: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oct/4/today-show4.htm



江蕙演唱會再創旋風,台北小巨蛋連滿五場,上億票房超越今年在同場地開唱的周杰倫、羅志祥、張惠妹、劉家昌等老中青輩天王天后級歌手。江蕙細膩詮釋(Holo)台語歌曲的語言威力,穿透台灣社會不同族群與不同區域,形成其他天王天后難以超越的「江蕙障礙」。



        今年江蕙演唱會有兩大特點,一為數段主題式安排,一為出現多首非江蕙原唱曲,如阿密特/張惠妹的《好膽你就來》和林強的《向前走》等,都是具經典地位的指標台語歌曲。



        張惠妹首度以卑南族名發行的《好膽你就來》散發搖滾熱力,為今年金曲獎最佳年度歌曲;林強是一九九O年代初期「新台語歌運動」的核心人物,《向前走》更是台語活力勁歌曲風代表作,和江蕙傳承老台語歌悲情調性而演化創新的《酒後的心聲》相互輝映,各自創造百萬銷售紀錄,分別攀上台語歌風格巔峰。



        江蕙和江淑娜苦情姐妹花從小在台北北投的那卡西走唱經驗,和新一代熱血青年北上台北打拼的萬丈雄心,展示不同的在地社會文化面向,共同匯入熱鬧繁華的台灣流行文化洪流。



        江蕙演唱會的布袋戲、歌廳秀、女性心情等主題式段落安排,反映其表演事業橫跨台灣社會發展不同階段的豐富歷練,以及累積各種風格代表作的豐沛曲目(repertoire)。吳念真導演的一段短片也是一絕,吳導感性道地的白話台語,和江蕙溫柔敦厚的台語歌聲,堪稱台語雙璧。



        而江蕙和黃乙玲於台北第五場同台演唱,面對時下台語歌壇終極雙人組,台語歌迷差堪漫步在雲端飄飄然了吧!




        比較耐人尋味的是「中國風歌曲」的居間串場,如江淑娜客串演唱的《景德鎮的女人》,在浩浩台味的主場氣勢中,頗有前年江蕙首度演唱會點綴兩首華語歌曲向以前「唱台語歌的土樣子」致敬甚至稱臣的味道。



        所謂「中國風」,其實是台灣的「次文化」現象,是台灣的在地想像,由一種本土自信所結構與維繫著。台灣流行音樂界的「中國風歌曲」,將「中華文化」縹緲化與奇幻化,是台灣創意能量流動的軌跡,具有特殊的台灣性格。



        江蕙演唱會的台灣文化主流風味穿插中國風歌曲,就像後者以「台灣形式」呈現「中國題材」,而非「中國形式」下的「台灣題材」,成就恰如其份的文化比例表現

2010年10月2日 星期六

一個「永遠」之後 An Eternity Later

對於台灣地位和未來走向,台灣人一向愛講「維持現狀」,這還不夠,近來加強版的「永遠維持現狀」似乎已成為台灣民意新寵。



        從最近公布的三份民調來看,《遠見》雜誌民調主張「永遠維持現狀」為十三%,行政院陸委會委託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做的調查顯示,選擇「永遠維持現狀」佔三十.五%,幾乎和「維持現狀,看情形再決定獨立或統一」的三十四.六%不相上下,《聯合報》民調未提供暫且維持現狀的選項,因而「永遠維持現狀」衝高到過半數的五成一。



        就「永遠維持現狀」此個別選項而言,上述三民調起伏甚大,從十三%到三十.五%再到過半,代表其內涵尚不穩定,定義仍待確立。所謂「永遠維持現狀」,可以是一種拒絕改變台灣主權實質獨立現狀的強勢姿態,也可能是對台灣地位發展終局欠缺願景與定見,其意涵與效應游移而浮動。



        台灣人發展出特殊的「現狀意識」,彷彿統獨意識轉進匯流的平台,提供不同立場者各自解讀的空間,傾向統一者視為「不獨」,傾向獨立者視為「不統」,儘管「不統」遠勝於「不獨」,甚至有論者視為台灣社會不可逆的「台獨主流」。



        主張「永遠維持現狀」,大半是既無意願統一,又怕宣佈獨立引發中國介入反而促成統一,所以也不必「看情形」了,就讓現狀這麼一直下去吧,感覺起來有點任性,有點無奈,也有點不顧一切呢!



        其實,所謂「永遠維持現狀」是自我悖反的,因為所有的「現狀」都是變動不居的,今年的現狀不同於明年的現狀,甚至今天和明天的現狀也不一樣,否則就不成其為「現」狀,如此變換不定的對象如何能「永遠」維持?



        想要暫時維持現狀、推遲最終抉擇猶可理解,算是一種以拖待變的戰術作為;然而,若是進一步要「永遠維持現狀」,企盼無數個流動無常的「現狀」可以堆疊積累出台灣理想的未來,恐怕過於一厢情願



        台灣人「現狀意識」的積極面是凸顯主流民意,形成護守台灣自主地位的關鍵力量,然而其過於權宜的現實考量和不穩定的意識內涵,使得台灣未來多了一層朦朧,增添幾分霧氣。台灣人必須思索,過了一個「永遠」之後,台灣要走到哪裡

2010年10月1日 星期五

災後七日 師公駕到 Seven Days in Hell

台片《父後七日》以子女請「師公」為父親辦喪事的過程為主軸,八月底上映以來票房表現搶眼,全台票房估計已近五千萬,躋身近年本土票房大片之列。




無獨有偶,南台灣的《災後七日》大片也刻正上演,從919高屏大淹水以來,陳菊身為現任和大有可能連任的市長飽受指責,許多政壇「師公」紛紛跳出來想要替陳市長的政治前途「送終」。



        陳市長坦承
919當天巡視市區後曾回官邸換衣服並略事休息後,師公們抓到把柄更是精神百倍,手舞足蹈,喃喃叨唸「下台、下台、下台」,恨不得立刻就讓眼中釘入土為安。



        然而,災後各個民調顯示,陳市長支持度僅微幅下滑,高雄市民對市府救災表現也不乏認同,有人說莫拉克水災時行政院長因理髮下台,高雄水災市長睡覺卻沒事,話說得酸溜溜,卻被民進黨蔡英文主席輕輕一句「理髮可以挑時間」弄得雲淡風清。



        這齣已顯疲態的《災後七日》,各位師公們是否還要繼續做法下去?




《父後七日》裡的道士阿義,和那些政壇師公完全不同,不是為了替誰送終而送終,和死者家屬共同沉吟出耐人尋味的生命詩篇。這位自詡為詩人的師公唸了兩首詩,一首用「北京話」寫的文謅謅拖泥帶水一直「的」個沒完,另外一首是鏗鏘有力一氣呵成的台語詩:我幹天幹地幹命運幹社會,你阿不是阮老爸,你kah我管hiah!」兩相對照像是在嘲弄前者蒼白與做作似的。



        對於有人酸高雄說陳菊「躺著選也會上」,就回敬「你阿不是阮高雄人,你kah我管hiah
」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