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9日 星期四

不是藍綠對立,是藍消綠立 Out of Blue

所謂「藍綠惡鬥」、「藍綠對立」都是表象。實情是,藍綠從黨國結構牢牢掌控下的八二比、七三比、六四比,以至於今天的五五比例對陣態勢,在藍降綠升的大趨勢下,處於綠終至壓倒藍之前的過渡動盪期。

相對於一般著眼於統獨立場和朝野對抗的「藍綠對立激化」單一論點和簡約架構,台灣人民身處大環境政治磁場變化,應發展出另一種認知,亦即種種衝突與爭論應是更大、更深、更廣遠的台灣自覺意識演化現象之一,有其新世紀的心靈層次與在地脈絡面向,蘊涵繁複多元的台灣情意訴求與台灣價值取向的新興社會潮流。

台灣看似五十對五十分歧互槓的無方向感社會,可能是由某個高遠超越的新時代綜合訊息價值中心統合驅動著。

從藍綠的選戰操作和主導路線來觀察。小英說,馬政權是一個「鄙視在野黨的政府」,這代表藍營的鷹派「深藍化」傾向,而同時綠營「一邊一國連線」的崛起茁長,和陳致中與邱毅辯論一戰成名並晉身台派戰士等突出表現,也代表綠營的「深綠化」傾向,這表面上看起來是藍綠對立的激化,其實是藍綠成色的質變

中國黨深藍化則是由上而下,自我深藍化來召喚深藍群眾,卻打壞了中立選民的觀感,於是選情吃緊。 綠營深綠化是由下而上,深綠底部不斷加寬增厚,並進而影響民主進步黨高層決策,但也不妨礙民主進步黨以比較溫和的方式去吸引較無政治意識立場的民眾支持。

在藍降綠升的台灣歷史大趨勢下,綠即將突破目前五五波對陣的過渡動盪期,將藍壓制在不足影響台灣前途大局的存在少數,這才是「藍綠惡鬥」、「藍綠對立」表象之外的真象。

2011年12月28日 星期三

那些年,我們別再「內地」了 Taiwan in My Eye

九把刀導演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在台灣創下逾4億票房,在香港則逼近當地華語片歷年票房冠軍《功夫》的6,100多萬港幣,在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也都創下票房紀錄。


 


這部今年最大的台片奇蹟下個目標是華語片最大市場,即將於明年初在中國上映。


 


於是,在電影公司相關宣傳網頁,如臉書粉絲專頁上,近日開始出現中國當地相關報導的連結,姑不論原始報導標題,版工摘取報導部分內容轉貼時,懂得把簡體字轉換成台灣使用的字體,然而卻對台灣除了演藝圈之外鮮少使用且甚具爭議的「內地」字眼視而不見,未予更動。


 


對於相關的留言質疑,版工的回覆是:「文章內容就是寫內地,不太明白真的有令人這麼不舒服」,「並非只以台灣粉絲做考量」,要在「五成五台灣粉絲和四成五非台灣粉絲之間做拿捏」,「一切與政治無關」云云。


 


所謂不明白「內地」這個指涉「宗主國」或「殖民母國」一詞是否真的在台灣「令人這麼不舒服」,對此現象前文建會主委、台北藝術大學邱坤良教授曾為文討論。邱教授指出,台灣政界和新聞界即使被視為立場「親中」、「統派」也少有人敢公開以「內地」稱呼中國,「唯獨演藝界許多青春浪漫的藝人,講起『內地』理直氣壯,甚至視為『政治正確』,似乎不太顧慮台灣社會的感受」,「台灣藝人如果不知『內地』何所指,人云亦云,把『內地』掛在嘴巴,的確不知所云,也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邱教授著眼於「大眾傳播媒體的公共性和「演藝人員本身所應擔負的社教角色」,主張「使用具爭議性的語彙,需更為謹慎


 


「內地」一詞本身就具有鮮明的政治意涵,不管使用者本身對此有無自覺,使用「內地」一詞不管是自發或者轉述,都已經沾染了政治效應,不是一句「一切與政治無關」就能釐清的。


 


至於說要考量「非台灣粉絲」,就像邱教授問的對岸是否果真在意台灣用不用「內地」一詞,「非台灣粉絲」難道就會在意台灣看不到「內地」這個名詞?這會不會想太多?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明明是一部青春飛揚台灣味十足的電影,何苦去連結「內地」的宗主國內涵而在有意或無意間自我邊陲化呢?

2011年12月26日 星期一

「反倒扁」運動開創台灣歷史新局 anti-anti-Bian, pro-pro-Taiwan

中正大學政治系主任謝敏捷副教授,從政黨、議題、候選人三大面向觀察2012總統大選,其分析可以簡單歸結為,就基本盤加上中間選民的整體形勢而言,蔡得票可望相對穩固的5成上下基礎(3成2政黨基本盤加上2004年的1成8中間票)往上調馬英九得票計入宋楚瑜因素則恐怕會相對脆弱的5成上下基礎(3成8政黨基本盤加上中間票

據此看法,則
較之 OO年陳前總統脆弱過半,蔡英文得票可望出現綠營總統大選史上首次強勢過半
,開創台灣前所未有的政治新局

謝主任指出,相較於執政黨面臨地方派系不滿與馬宋相爭造成藍軍基本盤的動搖與瓜分,「此次蔡英文主席有實力鞏固32%綠軍基本盤」,所言誠屬透徹,唯綠軍基本盤恐有低估,應以大於民主進步黨的整體台派綠營為範圍,以2008年大選被「秋風掃落葉」的謝蘇搭配的得票率為準據,當時「逆轉勝」雖不成,4成2得票低標卻是實實在在的綠營逆轉憑藉


而所謂「逆轉」的起點,其實是2005年縣市長選舉,當時民主進步黨席次大挫敗,得票率約4成2,隔年北高市長選舉合計約4成5(台北市長選舉謝長廷拿下逾4成得票率,陳菊當選高雄市長),2008年不分區立委政黨得票近4成2,再到隨後總統大選約略相當的得票率,這顯示的並非一般評論說的民主進步黨「走出谷底」,而是一個長期築底」的過程

    就單一事件與行動而論,反制2006年下半年的倒扁「紅衫軍」的「反倒扁」行動,可說是主導台派綠營「逆轉勝」築底歷程的重要脈絡。謝長廷選台北市長,競選團隊掀出反制陳總統國務機要費案的馬市長特別費案,將藍營倒扁重兵牽制在台北城,紅衫軍想要「遍地開花」隨即在台南高雄受挫,有論者謂「可能改寫了台灣歷史」,隨後謝長廷於黨內總統初選意外勝出,即是相較於其他候選人在「反倒扁」行動延續台灣本土政權命脈的「民主內戰」中的優異表現有以致之。

    馬英九和執政的中國國民黨把所謂台灣「空轉八年」、「黑暗的八年」掛在嘴上,要一口抹銷陳前總統和民主進步黨八年執政,同時自我團隊貪腐不斷卻不斷指斥對手貪腐,面對藍營如此持續以「倒扁」為業,蔡英文主席所帶領的,其實是另一個階段的「反倒扁」運動

    最近陳前總統之子陳致中與現任中國國民黨不分區立委的辯論會,前者「綠營代理人」的「一戰成名」表現,正是「反倒扁」運動一系相承,可更為穩固綠營基礎結構,和蔡英文主席較溫和的訴求方式相輔相成,開創台派政治力量強勢主導的台灣歷史新局

2011年12月12日 星期一

港片內地化,台片做自己 Lessons from Hong Kong

周星馳兩大代表作二OO四年的《功夫》和四年後的《長江七號》,我總覺得前者看來比較有興頭,比後者過癮,但也不確知個中原因,最近看到香港文化評論家林沛理前些年的文章,算是得到一種解答。 

 
        他說《功夫》是一部「飲香港電影奶水長大」的香港電影,「對粵語長片、武俠小說、邵氏電影與李小龍的指涉、挪用和致敬」,港人看得「眉飛色舞《長江七號》卻純然瞄準「內地市場」,「試圖透過對貧窮以及窮人的美化和浪漫化來討好內地觀眾」,香港觀眾看來「味同嚼蠟」。

台灣人港片看得很多,台港一定程度的地緣和文化親近性相信使得兩地觀眾頗有一些共同「眉飛色舞」和「味同嚼蠟」的觀影經驗。最近兩地共同看得「眉飛色舞」、「心花怒放」的是九把刀導演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在台灣創下逾四億票房,在香港則逼近《功夫》的六千一百多萬港幣,即將成為香港史上華語片票房冠軍。


  以台港兩地票房加總而言,《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票房已超越九把刀稱為「神作」的《海角七號》,成為今年最大的台片奇蹟。



  對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在香港火紅的原因,除了像侯孝賢導演指出的校園純愛主題、kuso情節、改編自暢銷網路小說等原因,還有其他相關評論點出的內容和情節的十足「台灣味,沒有對其他市場作任何妥協,這裡所謂的「其他市場」,對香港而言主要就是指「內地市場」。



  今年金馬影帝劉德華在領獎致詞說,現在是香港電影最低迷的時候,背景就是許多相關評論說的香港影人習慣北上賺人民幣,和「內地」合拍電影,純港味電影漸式微



  用林沛理的話說,就是香港電影被翻譯成「中國或者大中華電影」,「香港電影的主體性和香港性」被稀釋甚至丟掉了,所以「香港不再香港」,香港電影變得「沒精打采、有氣無力」。



  這就是前年金馬獎最佳導演得主戴立忍說的中國市場「大黑洞」,真實戲碼正在香港上演。



  近年來台灣電影能像金光三太子一樣活跳跳,主要就是以《海角七號》、《雞排英雄》、《賽德克.巴萊》等擁有在地強悍「台灣味」的作品擅場,而《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更是擁有從台灣本地市場輻射出去的巨大能量。



      台港影壇兩地現況對比,台灣必須警惕其中傳送的清楚訊息。魏德聖導演在領取今年金馬最佳影片獎時謙虛表示,我們的能力還不足以撐起這麼大的局面,但這終歸是台灣自己的局面,而不是香港影業賺了人民幣卻失去了自我風格的局面!


2011年12月11日 星期日

台灣新電影的歷史定位 Making Films, Making History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TixLF1BXY4
 

1980年代台灣「新電影」運動核心人物之一小野在最近出版的集結影人訪談的《翻滾吧,台灣電影》序文裡說,「『台灣新電影』對後來台灣電影最大的影響不只是藝術傾向,而是把台灣人的情感轉向對台灣本身的身世、歷史和文化的注視,不管是個人經驗或是集體經驗。」


此定位很中肯,也應該以此定位來矯治一下浮泛流俗的台灣電影論述。

 

《海角七號》熱潮時,有報紙社論說迥異於過去「自我耽溺」、「冗長、沉悶、呆滯」的電影;票房上億的《艋舺》熱映時也有評論嘲諷20幾年前「有水準」的電影工作者發動「新」電影革命,讓一般觀眾看了睡了幾覺之後不再進戲院云云;《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和《賽德克.巴萊》造成轟動,又有報紙社論「向台灣電影的救星致敬」,說「上一代導演」把台灣電影「搞到死透透」,「把自己拉高,超越觀眾」、「鏡頭冷漠,手法孤傲」、「電影語言怪異」,「謀殺了台灣電影」。


這些看來針對1980年代台灣新浪潮電影的惡評,雖然擺爛,其實相當程度也是整個台灣社會對新浪潮電影的廣泛負評。

 

1980年代崛起的頗具「藝術」形象的「新電影」,是因當年功夫武俠文藝愛情等浮濫商業片和教條化的「愛國」片以及絕不寫實無益健康的「健康寫實片」充斥,國內觀眾紛紛轉向香港與好萊塢電影之際,圖謀振衰起蔽之舉,《艋舺》導演鈕承澤當年主演、吹響「新電影」號角的《小畢的故事》(1982),更是票房成功之作,沒有讓觀眾睡覺,而是讓觀眾耳目一新。

 

無奈頹勢難挽,「新電影」無力振興台片票房,只能跟著整個台灣電影市場和觀眾品味共榮共衰。新電影以產量和市佔率而言從來不是台灣電影市場主流,但卻老是有人沒頭沒腦把台灣電影市場低迷怪罪到所謂「孤芳自賞」、「自命清高」、「矯情」的電影工作者和評論家。

 

「新電影」的主要特徵,是表現出1970年代電影所缺乏的台灣本土社會風貌與在地脈絡,其無可否認的標竿地位,是確立了台灣電影在主旨、題材、語言、氛圍上靠向在地社會與本土視角的典範轉移過程,只是這過程要再過20年,來到2005年前後的《生命》、《無米樂》、《翻滾吧!男孩》、《夏天的奇蹟》等紀錄片風潮時,才得到本地觀眾的真心喜愛。

 

以後見之明來說,「新電影」比較可議的是頗有文藝青年的矜持,作品過於低調與壓抑,又沒有產生電影工業最需要的明星人物,觀眾不買帳是想像中事。然而,「新電影」也為台灣電影埋下深刻的人文與知性氣質,如今這份氣質已成為「台灣電影」的品牌風格,在華人電影市場獨樹一幟。

 

上一代的新電影,新一代的老養份。曾經,楊德昌和侯孝賢,一知性一感性,一都會一鄉野,是台灣新電影的一雙翅膀;而與楊德昌師徒傳承的魏德聖導演的《賽德克.巴萊》,和稱魏導《海角七號》為「神作」的九把刀導演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則彷彿成了今年台灣電影的一雙翅膀,一個歷史澎湃,一個青春無限,這豈止是歷史的偶然而已。

2011年12月9日 星期五

王健壯的美麗修辭和語言魔術 Mr. Strong's Weakness

中國時報前社長王健壯先生日前發表〈兩岸政策不能淪為選戰下位議題〉一文,指出蔡英文兩岸政策說的都是「虛無縹緲」、「修辭美麗」的空話,「口號化、文宣化、標題化」,缺乏政策內涵,只是「語言魔術」。  

然而,王先生所說中國國民黨繼續執政是「持續走和解之路」,若是政黨輪替則是「重回冷戰路線」,這其中的「冷戰」說詞,不折不扣正是一種「修辭」,一種「語言魔術」。

其實,台灣地位問題,夾纏在歷史的糾葛與現實的縫隙哩,其本質相當程度正是一個修辭命題,一九四九年「中華民國」所謂「播遷」來台灣這「復興基地」準備「反攻大陸」,這個存在狀態本身就是個十足的冷戰「修辭」。

 其實修辭的運用是普遍的語言與人文現象,只是有些人性喜說自己的說法是「實在」的道理,別人的主張是「美麗」的修辭,把自己的說法放在一種先驗的道德高度,刻意隱去(或者未曾自覺)自己的說法也是一種修辭的語言事實。

   如今,屬於「中華民國堅守民主陣容」的「美麗修辭」年代過去了,真要如王先生希望的「擺脫冷戰賽局」,就應該卸下「中華民國」的修辭重任,王先生卻反而認為億來億去大肆慶祝「建國百年」的中國國民黨政府執政可以走出冷戰,這或許是因為看出了馬政權雖然對內堅守「中華民國」修辭,對外卻是完全放下了「中華民國」而走入另一套「中華台北」(又稱「中國台北」)修辭有以致之。

   在這套新的修辭底下,「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不統、不獨、不武」等等看不出中心思想與內涵的「口號、文宣、標題」也就紛紛出籠了。

   王先生說,馬政府目前的兩岸關係早已進展到民進黨所說「對話、共識、協商」三步驟中的協商階段,「如果蔡英文當選,卻將從第一階段的對話重新開始。」其實王先生自己都說明了民進黨的主張是「先多層次、多管道與大陸對話,與朝野對話,等到形成共識後,再與大陸展開協商」,這些馬政權在協商前做了嗎?如果放在民進黨主張的步驟來看,馬政權是直接跳到第三階段,卻被王先生講成了領先了兩個階段...

 這難道不就是最「虛無縹緲」、「修辭美麗」的「語言魔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