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4日 星期五

海角陣頭三太子 Leader of Taiwan Films Parade

 
 

全台票房已達兩億六千萬的《陣頭》,彷彿四年前吹響台片復興號角的《海角七號》姐妹作。



兩片男主角阿泰和阿嘉,都為了未清楚交代的原因自台北南返回到故鄉,都要帶領一個起初離離落落的彆腳在地團,都和團裡原先對自己大小聲的女主角產生情愫,都有父子心結,兩片結尾都是一場閃亮奇麗的舞台表演。



阿泰和阿嘉,也都是片中台語講得比較少的角色(因為都到「台北學音樂」),兩片主要配角如《海角七號》裡馬如龍飾演的鎮民代表主席和已故林宗仁先生飾演的茂伯,《陣頭》裡廖峻和陳博正(阿西)飾演的家族對立角色以及柯淑勤等實力派台語演員,台語則都講得暢快淋漓,生猛有勁,咸認為電影主要魅力源。



《陣頭》全片飛揚的台語展演以及內容主題的濃厚在地風情,使得票房是紮實的台北票房乘以三(電影上映全台總票房一般是台北賣座數字乘以二),也使得本片有別於去年台片驚奇《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噴出式暴衝票房,於上映第三個週末才達到最高峰,後來居上超越以中國影帝為號召、製作成本數倍的《痞子英雄》,走的是《海角七號》強勁續航力的路數,票房自然欲小不易。



就劇情的飽滿度與張力而言,《陣頭》稍遜於《海角七號》,然而《陣頭》裡咚咚咚咚壯闊鼓聲適足以振奮人心,中段在屏東東港東隆宮前,團員在一聲激昂的tè gúa phah(跟我打)後熱血擊鼓演出,允為經典橋段。



《陣頭》和《海角七號》一樣,都和這幾年台灣時興當紅的電視偶像劇和台語劇在戲劇元素和風格上有所呼應,本世紀初崛起的台灣電視劇種挾其充沛能量也來幫電影圈練武功,



《陣頭》導演馮凱本身就是傑出的華台雙語電視劇導演,其首部電影作品比較誇張的、表演式的風格,穿透台灣一九八O年代低抑的新電影文人傳統,以及連「鄉土電影」都滿口標準「國語」的七O年代,上溯馮導母親周遊女士曾貢獻的O年代台語電影黃金時期的常民趣味與土地風采,於凝聚民心的情感厚度之外,更有在地影藝傳統的傳承意味。



《陣頭》裡無處不在的三太子,近年來頻密出現在各式文化展演場合,成為一個代表性的「台灣意象」,搭配電音舞曲與活潑舞步的「電音三太子」,更是一個古老神話故事人物的台灣在地化與特殊化呈現,以至於散發出某種國族情懷的神采。



在神話傳說裡,三太子哪吒與父親關係緊張,隱隱呼應《陣頭》的父子衝突,雖然電影最後父子和解,和傳說中哪吒「析肉還母、析骨還父」後了卻骨肉羈絆不同,然而《陣頭》全片洋溢的本土風情與在地精神,其實正是在文化層次上凸顯自我主體,相對於時下政治風向所塑造的中華文化主體形象,突出的是了卻羈絆、再造新生的走向。


 
 
**刊於自由廣場 
《陣頭》跟我打

2012年2月18日 星期六

高雄捷運奮鬥列車 Nothing can Stop a Train

高雄捷運開始收費營運,邁入另一個新階段(攝影/鮑忠暉) 

 

日前看到高雄捷運車站建築景觀美學獲國際肯定的報導, 又聽聞高捷營運上個月首度出現盈餘的驚人消息, 套句近日去世的台灣歌后鳳飛飛的名曲歌詞:孤獨站在這舞台, 聽到掌聲響起來,我的心中有無限感慨。

 

搭台北捷運不時會看到北捷吹噓自己流量千萬破億的廣告,超級自h igh,以北捷擁有北北基6百萬人口龐大社經生活圈為腹地,以及陳水扁市長時代開始快速興建的棋盤式公車為搭配基礎,逐漸擴大的北捷路網可說立於不敗之境。

 

相較之下,高雄捷運路網綿密度和搭配的公車系統,皆不如在資源豐沛的台北市行走的北捷,高捷注定是必須努力打拼運量、自己打造明天的奮鬥建設。一般認為高雄人習慣騎乘機車,影響捷運利用率,但去看看大台北市區上下班時段壯觀的龐大機車潮,也不會覺得台北人比較不習慣騎乘機車,其實就是整體社經能量差距使然。

 
目前全台唯一綠色執政下的主要軌道運輸系統,管理高層遭受司法打壓,後判無罪已身心蹂躪至極,同時高捷也遭受台北主流社會有色眼光持續揶揄訕笑,和北捷同軌不同命。去年農曆新年期間回南部,搭高捷時有個同車廂顯然也是外地旅客,一直在碎碎唸著高捷聽說沒人坐巴拉巴拉的,站名播報「凹子底站」時,一直問同行者說「什麼底,什麼底?」,彷彿這不可思議的站名冒犯了他似的! 
 

報載營運漸有起色的高捷將與銀行團協商債務重組計畫, 研商減輕設備折舊及利息負擔等問題, 類似議題之前原本也常見於高鐵, 在馬政府拔掉殷琪董事長後似乎已不復見, 而現在如果高雄不是綠色執政, 應該也不用等到高捷營運好成績就解決了吧!

 
    記得殷琪董事長曾接專訪,說有一天老了會遠遠看著高鐵, 知道那是自己為台灣盡的一份心力。如今曾經是「廢鐵」 的高鐵名列所謂「建國百年」建設成果, 常被譏為蚊子列車的高捷可望漸入佳境,曾經站在沒人疼、 眾人嫌的孤獨舞台,如今聽到掌聲響起來,除了無限感慨, 奮鬥列車仍要繼續奔馳前進的軌道上,開創自我的價值, 展現未來的力量。

 ** 刊於自由廣場高捷的綠色奮鬥列車

2012年2月11日 星期六

電影沒有意外 「內地」台港不愛 Apple of Taiwan and HK Eyes




北京大學孔慶東電視上辱港言論引爆眾怒,孔也批評台灣說總統大選是電視鬧劇,還比不上半個北京市長。



現代孔夫子此說除了惹人厭,也就是逞口舌之快,不然就叫中國先選出半個北京市長,再來比一比不遲。



台港人不愛看孔老夫子自己演的電視鬧劇,他們愛看的是青春愛情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那些年》在台灣票房破4億台幣,同為台片僅次於魏德聖導演的兩部大作《海角七號》和《賽德克‧巴萊》;



《那些年》在香港上映一百多天,日前才下片,票房超越《功夫》的6千1百多萬港幣,成為香港史上華語片票房冠軍。



本身是港片迷的導演九把刀在部落格上說此片「在香港大受歡迎,熱烈程度還在台灣之上」,「有一種被香港深深擁抱的感激。」



就像九把刀常說的「人生沒有意外」,《那些年》被港人深深擁抱,也不就是台灣剛剛好拍了一部香港影壇欠缺的校園愛情片這種意外而已。



從周星馳維持多年香港最暢銷華語片的《功夫》來說,評論指出其挪用指涉武俠片、功夫片等香港在地影視傳統,香港風味十足;



幾年後的《長江七號》卻主要是為中國「內地市場」拍的作品,香港觀眾較缺認同感,票房比《功夫》少了1千萬港幣,當地華語片歷史票房只排名第8。



沒有意外的,以上因緣同樣適用於為何一部台片票房可以在香港勝過所有粵語片,評論指出《那些年》內容和情節十足「台灣味」,洋溢一水之隔的台灣在地色彩,沒有對其他市場、主要就是中國「內地市場」作妥協,不是「內地化」的作品。



反觀許多香港影人已經習慣北上賺人民幣,和「內地」合拍電影,純港味電影逐漸式微,香港電影流失了主體性,卻在《那些年》身上看到了另一個「主體性」,一部非「內地品味」的電影。



最近台灣人最愛看的電影《陣頭》,同樣是台味十足的民俗技藝團奮鬥故事,台灣本土情懷濃烈,台語對白生猛有力,於二月初上映後一個月創下台北單日新高票房570餘萬台幣,後勢強勁驚人,儼然《海角七號》盛世重現,台灣人看得興高采烈,和香港觀眾擁抱《那些年》一樣,同樣沒有意外,就是「回歸自我做自己」而已。

**與中國合拍電影的誘惑,果然出現了。

**國片西進聲中 紀錄片導演有異見

**國片復甦怪象,合拍片藏憂